关灯
护眼
字体:

220230(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们人参组是典型的六年不开张,这一开张估计就能吃六年。”农业大牛伸长脖子打量着人参,“这品质绝对不愁卖。”

“当然啊,安源出品,绝对珍品。”李在谦耸耸肩说,“这里土地这么肥沃,种什么成什么,况且这片土地又没种其他作物,人参品质怎么可能不好嘛。”

“也不知道安源会不会出售这些人参……”

人群里,不知是谁说出了所有玩家的心声。

农场地图分为普通版和详细版,普通版是所有游戏玩家都能看到的地图,而详细版则细分到了每一种农作物的具体生长位置、以及长势。只有本组成员、有正式员工游戏徽章的玩家才能查看自己组农作物的具体数据。

就像李在谦虽然是升平铁皮石斛组组长,但她也只能查看农场里铁皮石斛的各项数据,其他任何农作物的地图与普通游戏玩家账户卡上的是一样的。

人参组当然也不例外。

这些年里虽然从未收获过一次,但她们正式员工的游戏账户卡上一直会更新每一支人参的生长情况。

首先,人参喜阴凉但又不能没有光。

光照强,叶片就厚,而且会发黄;光照弱,叶片又会过薄,颜色也会偏向不健康的浓绿。

人参组玩家要根据天气,对人参进行适当的遮阴或用散射光、折射光来补充光照。

其次,人参喜水但怕涝。

土壤水分含量太高,人参会栏根;水分含量低,根系又会干枯。

这片土地的土壤湿度,必须长期维持在一个稳定合适的区间里,人参组对此专门排了个班次,小组成员换班精心照顾她们精贵的“人参宝宝”。

除了光照和水分,土壤的酸碱度,肥料的补充,以及天气的温度变化……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任何一种变量,几乎都会对人参造成影响。

《农场》正式上线那天,莫非晚从系统商城购买的人参种子并不贵,但成活率只有50%左右。如果长成的话品质会非常好,但如果长不成……也正常。

因为这号人参种子的广告宣言就是:性价比之王!

用极低的价格购入种子,再用极高的价格出售成熟人参。

前提就是,精心呵护!

再一个,它能活到成熟!

在生长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细节没注意到,不到一天,它就会嘎。

而且还嘎得透透的。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升平农场,来到人参田。

人参组一共只有19个人,500支人参毋和预计分成五天挖。每天挖100支,平分到每个人身上,也就5或6支。

听起来似乎轻轻松松,工程量也不大,但人参不比其他农作物,像水稻小麦能够一刀切、红薯土豆直接就挖了,人参的挖掘过程比切割玉石还要仔细。

生怕一个不小心,切到它根系,那就完犊子了,六年的等待就要付之东流了。

人参组的每一个人都拿出了百分之二百的专注力,这批人参的根系非常发达,个头也远比常规的六年参要大。它延续了安源系列粮种的特征,单看它近20厘米的主根,就可以大致估摸出它的重量。

种田小白生生从人群里挤到农业大牛身边,急切问道:“怎么样怎么样?这儿的人参跟咱们那边的比起来如何?”

“大了起码有一倍。”回答他的是杜花青,“常规的六年人参,通常主根不会超过10厘米,普遍只有7-8厘米,重量也只在50克左右。就算是里面最优质的,也很少能超过300克。”

“毋和她们挖出来的人参,主根侧根都比咱们那边的粗壮,重量应该普遍超过了500克。”农业大牛啧啧道,“1斤啊,一支人参1斤,想想多可怕。”

“那人参一般按什么卖的?1两还是1斤?”种田小白人如其名,每遇见一种新作物,马上就变成了小白。

大牛告诉他:“一般是按斤说价格,品质好的几乎都是四位数起步,五位数也正常。”

人群里响起了几道抽气声。

种田小白想了想,又看了看毋和刚挖出来的一支人参,道:“五位数?上万……我看也值,就是不知道在咱们那边卖不卖。”

“这要是卖,肯定得靠抢吧!”杜花青想想就心塞。

这对手速慢的人,比如说她,实在是一种折磨!

永远参与,但永远也抢不到。

李在谦无情地打破了她的幻想:“首先,我觉得农场、也就是安源肯定不会卖的。人参统共只有五百支,升平农场和人参组还要按照2:3分账,这一分以后人参更少了,物以稀为贵,到时候绝对是有价无市。”

“但咱们可以找毋和她们买啊。”农业大牛低声道,“人参组才19个人,300支人参肯定会卖出去一些,不然她们留在手里也没什么用啊!”

“我也想找她们买,不管是用这里的钱还是咱们那边的,这人参看着品质就很好。”李验现在非常心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