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第17页)
“有!”数千道声音气势恢宏,愣是喊出了将军阵前点兵的势气。
辛新一看也不用继续招揽生意了,干脆直奔主题:“农场内环游一圈是50金币人,想要出农场的是200金币人,途中我们会沿着农场东边的卧虎山脉,往西从藏龙河回到农场里面。每条竹筏最多乘坐四人,有意向的玩家现在可以过来买票啦!”
所有人都往前面挤。
辛新见状忙道:“我们竹筏组目前最多只能接待40个人,大家也可以去隔壁摇船组看一下,她们那边位置更多一点,速度也会更快一些。”
排在后面的玩家一看没戏,忙不迭跑去摇船渡口排队。
摇船虽然分大中小三种型号,但程序设定的速度都是一样的,需要有人站在摇橹旁搭把手,使点力气。摇船在农场内票价是40金币人,出农场是150金币人。
摇船组组长也同样出自于铁皮石斛组,还是当初指认“卧底肖画”的张金悟。
在今天正式运营前,经过此前三次评估,摇船的速度几乎都比竹筏快上一倍。所以与一上午只跑一趟的竹筏不同,摇船上午会出去两趟,下午也是,一天下来合计就是四趟。
除此,竹筏是从东向西单向行驶,但摇船分两个方向:第一条向东开,第二条船就会向西开,一东一西错开行驶。
……
摇船上乌泱泱坐满了人,一张张好似出游的笑脸看着就叫人心里放松。
李在谦坐在竹筏上,感受着迎面吹来凉爽惬意的风,再想到当下游戏论坛里暗戳戳的讨论,心道:管它里面有什么猫腻,反正她就当是时空旅行了。
旅行地点:安源星球东大陆的升平农场。
等到出了农场,从游戏设定的迷雾里钻出,李在谦看见外面开阔的风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放眼望去一片壮丽河山。
竹筏正好行至一处拐角,李在谦连同身后三人看着面前巍峨苍翠的山峰,看着高山上耸立突起的石块。
石块旁生长出了茂盛杂乱的野草,厚厚地盖住石块,乍一看这草就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一般,充满了生命力。
鸟叫声自看不见的深山里传出,一声声清脆啼鸣,婉转嘹亮。
李在谦深深吸了口气,本来游戏里、或者说安源星球上的空气质量就特别好,平时习惯了没感觉,现在站在水上靠近山谷,微微潮湿的水汽里混杂着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没有一丝杂质污染,周围环境和内心同时平静下来,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受席卷而来。
绕过山峰,一重美景后是另一重更美的风景。
薄薄的白雾像纱一样笼罩青山,层峦叠翠,丹青水墨在众人面前铺开,人人皆是画中客。
“太美了,原来你们种铁皮石斛的天天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色,看得我都想转组了!”说话的是一个小麦组玩家。
李在谦摇摇头,回答:“我们在半山腰,对面也是一座山,往远处看视野倒是不错,但没有这里感觉壮观。毕竟是为了种植,活动范围有限,天天站一个地方看,看得也够够的。”
竹筏最后,撑杆的辛新闻言道:“那看来要不了多久,我就会有你现在的感受了。”
李在谦还是摇头,不过这次语气颇为笃定:“不会的,你也去过种铁皮石斛的地方,那儿可比不上这儿开阔,有山有水,让人看着都不想走啊。”
竹筏上没有遮挡,玩家们看风景一览无余,十条竹筏上站了四十位游戏玩家,时不时响起几道交谈声,但没几句又停歇下来,重新归于静谧的安宁。
但摇船组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摇船有顶有遮挡,船厢里人又多,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赞赏声交谈声从来没有停下来过。
就像此时的升平农场里面。
有了鸡鸭鹅,整个农场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叫声、嘈杂声和哈哈大笑声。
目前,农场里统共种植了十二种作物,除了种在山上的铁皮石斛,公测时种下了大米、小麦、玉米、青菜、大蒜和菜蓟,后来又种下了蘘荷,四棱豆,秋葵,人参和雪里蕻。
每种作物都有各自的农田区域,游戏玩家的帐篷几乎都放在了农田边缘的田埂上,自由随性,无拘无束。
整个农场除了位于中心的茅草棚,还有西边用茅草盖的种子仓库,没有任何多余建筑。
正因此,升平也是《时空穿梭农场》迄今,最贴合农场定义的地方。
每天来升平农场的游戏玩家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人却做着大差不差的事:
除草、浇水、翻土、播种、收获,还有除虫除害,以及最重要的一点——
驱赶偷吃粮食的鸡鸭鹅!
无独有偶,引入马匹的夏长农场也比先前热闹了许多。
夏长农场作为薯类作物种植研究基地,目前种植了十种薯类作物:红薯、紫薯、土豆、木薯、山药、芋头、香芋、菊芋、魔芋和荸荠。
同升平农场一样,夏长农场中心也是用来吃饭的茅草楼。
但不同的是,这座茅草楼名声赫赫,三楼六间全息包厢享誉游戏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