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5页)
大棚材料用的是莫非晚从系统商城提前购买的一种特殊玻璃,外表跟龙合家家户户的白色玻璃一样,但实际上能够调整很多具体参数。其中最吸引莫非晚的一点,就是这种玻璃具有极强的伸缩延展性,等以后温度适合植物生长时,大棚能够平整收缩折叠,没入到菜蓟田埂之下。
玻璃的规格是标准的5*3,任两块玻璃外边框距离在十厘米以内,就会产生极强的吸引力,不需要用到粘合剂,玻璃能自动连接到一起,且看不出丝毫拼接痕迹。
温室大棚的墙壁与棚顶连接处是弧形玻璃,菜蓟组组长蒙顺晴还给玩家们准备了伸缩梯,让他们便于连接棚顶的玻璃。
整个上午,就属菜蓟组玩得最欢,几乎每个玩家都往梯子上走了一遍。
伸缩梯也不用人在下面扶着,只要站在梯子左右两侧,就可以驾着梯子到处走,胆大的玩家走着走着还慢跑起来。
等温室大棚的玻璃全部连接上,升平农场所有组玩家都忍不住过来看热闹。
划分出来的菜蓟田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形,玻璃插在了田埂内侧的泥土中,玩家们站在田埂上,就能直接触碰到玻璃。
他们触碰玻璃,玻璃没有任何反应,直到蒙顺晴轻轻点了一下,她面前的玻璃上凭空浮现出一行行列文字。
透光与遮光选择:
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设置:
大棚分区域设置温度:
通风与透气数值调整:
……
蒙顺晴点击第四项,文字旁边的玻璃上立时出现了整块菜蓟田的平面效果图。
效果图下还有一行小字:
直接圈出区域,语音输入温度数值。
她把种下菜蓟的那一小块田圈出来,道:“温度设置为15度。”
【温度设置中】
她低头看手表上的计时器,过了十秒后,玻璃上的文字就变成了:温度设置成功。
“哇,这么快!”新玩家辛新跟在蒙顺晴身后,快速走进了菜蓟田。
甫一进去,她就感受到了内外不同。
据账户卡显示:升平农场实时温度只有3度,冷飕飕的,但玻璃大棚与外界明显不同。
她动动稍有些僵硬的手指,惊叹道:“这见效也太快了吧,不活动,手指就一点点变得僵硬。进来以后暖和了,但手指的僵硬程度也只是略有缓解,没有立刻恢复,跟我现实中一样。”
在游戏正式发布前,莫非晚等人特意参考了安源星球五个农场和龙合国各省的天气,按照龙合不同温差地带,选择了适合进入各个农场的游戏玩家。玩家在进入游戏后,身上穿的都是自己的衣服,厚薄也不会发生变化。
平静的耕种生活一直持续到春生农场玩家推着餐车来田埂上找他们。
那餐车瞧着分明是木头做的,长长的窄窄的,像小火车一样一节一节的。但在经过比餐车还要狭窄的田埂时,餐车左右两边的车轮自动向里收起,合并到中间,嘎吱嘎吱地驶过崎岖不平的田埂,慢慢停在农田旁。
餐车上空空如也,从前到后一百多米的餐桌……别说热腾腾的饭菜了,连片菜叶都没有。
“奇怪,上次不是在基地中心的茅草棚里吃饭吗?这次天冷了怎么反倒换到外面了?”符垒仔细打量着餐车面板,每节餐车上都是光秃秃的一整片木板,单用眼睛看,什么也没看出来。
餐车左右两边跟着的显然是像他们一样的游戏玩家,个个头顶游戏昵称,从袖子看他们穿的衣服各不相同,但外面都套了件相同的银色马甲,马甲背后都印有‘春生农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餐车停下的位置距离菜蓟田最近,蒙顺晴低头看了眼时间,果然快到十二点了,遂转过头告诉游戏玩家:“你们先去吃饭吧,午餐时间是十二点到十四点,5金币位。”
她这边正说着话,餐车也在一众游戏玩家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变化。
餐车面板同时向两侧延伸,新出现的木板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圆形凹槽,每两个中间距离几乎相等,看过去应该正好是一人一座。
两节餐车中间用一个巨大的圆球连接,春生农场的人左右转了一下圆球的上半部分。马上,这圆球的上半部分就像罐子的盖子一样打开,春生来的这些人戴着手套,从球体里拿出了一打摞在一起的小铁锅。
“开饭啦,今天中午咱们吃自助小火锅!五金币1位,大家可以自选汤底!”春生农场派到升平的这一小队队长叫覃小二,高个子白脸,三十来岁的年纪,自大学毕业就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小面馆,挣到钱以后投资了一家热门的火锅店。
得益于对经营和餐饮行业的了解,覃小二成功应聘上了小队长这一职位。
符垒上次公测时吃过炒菜,也在果园动手体验过自助烧烤,这次听见又来了一个新花样,瞬间就来了精神:“兄弟,有辣锅吗?”
“当然了,我们有菌菇、三鲜、牛油、清油、麻辣、卤水、酸菜和药膳八种锅底。”覃小二不疾不徐道,“荤素合计一百种,蘸料小碟自由搭配,任您挑选!”
符垒口味重,选了麻辣锅底,但他嘴上问的是:“那个药膳锅底是怎么个意思?难道里面还有中草药?”
“不错,药膳锅底由山里采的野参中药为主,搭配熟地黄、当归和川芎等补血养颜的药材,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能兼顾滋补养身。”覃小二直视着符垒的眼睛,说的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