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3章 敲定工程(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接着,他又拿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竹编提篮,和一个密封的玻璃瓶,瓶里装着清澈的水样。

“这是我们请村里的老篾匠王三爷和技术顾问周福生师傅一起改进的竹编样品。”

“这瓶是柳树沟的山泉水已经送去市里检测了。”

“耿书记各位领导。”

“我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因地制宜。”

“清河镇有竹子有手艺人,竹编就是我们的根。”

“这个项目,我们做了详细的预算和带动就业的预估。”

他将补充好的方案分发下去,“初期投入主要在原材料处理和工具升级上,这是清单。”

“山泉水是我们的特色。”

“这豆腐,就是山泉水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我们不搞大开发,先从一个小小的豆腐坊做起主打山水豆腐这个品牌。”

“但所有这一切,都卡在了一个问题上——石桥村的土地。”

赵海川的语气沉了下来。

“石桥村的土地纠纷,是阻碍发展的关键瓶颈。”

“我恳请县里支持,依法为村民确权。”

“同时,也希望县里能协调解决竹编项目初期的启动资金。”

他坐下,看向林薇。

林薇会意,清了清嗓子。

“耿书记,我在对清河镇近几年的财政账目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几笔支付给德发建筑公司的工程款,数额巨大,但相关的支付凭证和项目验收报告都缺失了。”

“账面上只有一笔光秃秃的拨出记录。”

“据我初步了解,德发公司承建的几个项目都与石桥村那片争议土地周边的开发有关。”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明白,林薇这番话,等于是在赵海川的汇报上,又浇了一勺滚油。

土地纠纷,可能不仅仅是纠纷,背后还藏着猫腻。

黄波涛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眼皮都没抬一下。

耿群拿起一块豆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

他慢慢咽下,然后点了点头。

“周福生身体怎么样?”

赵海川一愣,立刻回答:“挺好的精神头很足,就是担心手艺传不下去。”

“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