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2章 谈判(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是耿书记的秘书!

“张秘书,你好你好。”

“赵书记,你送来的那份关于竹编项目的材料耿书记看过了。”

“书记说这个项目……有点意思。”

“让你下周一上午九点来他办公室详细汇报一次。”

挂断电话,赵海川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

……

清河镇政府的会议室。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个事。”

赵海川开门见山,“柳树沟的山泉水,水质很好,这是个资源不能浪费了。”

“我的想法是先搞个小项目试试水。”

“扶持村里一户人家,开个小豆腐坊主打山泉豆腐。”

“这个项目,投入小,改造一下灶台,买几口大缸,一个石磨,齐活了。”

“见效快,做出来的豆腐,先供应咱们镇机关食堂,还有周边几个小饭馆。”

“能先解决一两户的就业,也为我们将来搞饮品、搞食品加工探探路。”

他看向民政办主任萧蔷。

“萧主任,这件事你来牵头。”

“额扶持贷款的政策,你跟信用社对接。”

“还有食品卫生许可,你跑一趟县里相关部门,把手续办下来要正规,要合法。”

萧蔷挺直了背,干脆地应道:“好的,赵书记。”

会议散了,但关于“山泉豆腐”的议论,却在镇政府的各个角落悄然传开。

……

下午,一个村民被请进了赵海川的办公室。

他叫张老憨,柳树沟村民。

“张师傅别紧张,坐。”

赵海川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张老憨双手接过,手都在抖。

“书记……您找我……俺没犯事吧?”

赵海川笑了:“不是犯事是好事。”

“我听说你家做豆腐的手艺是祖传的?”

张老憨憨憨地点头:“是,俺爹的爹就做豆腐。”

“想不想把这门手艺做成个正经生意?”

当赵海川把整个计划和盘托出,张老憨的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

第二天,萧蔷就带着人去了柳树沟。

张老憨家的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

萧蔷现场勘查,很快就和张老憨确定了灶台改造和磨盘安放的方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