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页)
王癞子觉得是这个道理,看钱家这样子,也没钱赔给他了。
他出了一千块彩礼的,钱婷婷就是他媳妇。
但是有个问题,钱婷婷是指定不回钱集镇了,他更不知道钱婷婷什么时候出学校,也不能一直在学校等着啊。
“这样,明天你们去学校,把钱婷婷带出学校,我雇个面包车。”
村长家儿子就买了个面包车个人送货,他明天借用一天。
钱婆子:“我们帮你把婷婷骗出来没问题,主要是,昨儿个夜里,婷婷刚跟家里闹翻的,我们明天就去,她恐怕还在气头上,不一定能骗出来,等几天吧,她那几个同学不好惹,等周六,她那些同学都回家了,好成事。”
王癞子:“成,你先给我写婚书。”
钱婆媳:“好孙女婿,咱家的锅碗就加你给砸了,这,怎么着也要五十块了--”
王癞子给了一百块。
钱婷婷的爸爸识字,写了个婚贴,王癞子把婚贴揣身上,又抓了一只公鸡回去拜堂。
有婚书,有酒席,钱婷婷就是他王癞子的媳妇。
钱婷婷妈有点不忍:“妈,婷婷铁了心要念书,她说的其实也对,这一千块,不够婷婷她爸吃药的,要不,就随了她,给她念吧,家里的地,你担着,我去城里洗碗。”
钱婆子冷笑一声:“怎么,你也想造反?学你那白养狼女儿?把家甩了一身轻?”
钱婷婷妈摇头:“妈,我不是这个意思,实在是,婷婷她爸以后的药钱怎么办?我就是想去城里洗碗,婷婷也就这两年多了,挺过去,念了大学就能挣钱了,这不是,不是更多吗?”
钱家大儿媳也道:“妈,我也想去城里洗碗,孩子不能没有爸,我去给他挣药钱。”
钱婆子的眼睛微微一眯,里面的冷意如刀,扫射在俩个儿媳身上。
大儿子三十六,小儿子才三十儿,都是壮劳力,现在废了,下半辈子都要人照顾,儿媳去了城里,这个年纪,见多了外面的野男人,还能看上自己儿子吗?这心要是野了,她两个儿子下半辈子谁照顾?
城里,两个儿媳,都不能去!
不过这话,她是不会跟两个儿媳说的。
她道:“我们是庄稼人,地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要是把地丢了,那就是丢了命根子,那是要被人啜着脊梁骨骂,要遭天谴的!”
“药钱你们放心,我不会叫两个儿子连药都喝不上,再请人盖两个猪圈,多抓几只猪仔回来,年底一卖,也是一项不小的进项,还有鸡,再多养几十只,平时我们婆媳仨就辛苦一点,把那十几亩地种上,平时吃喝也不用花钱,药钱断不了。”
钱婷婷妈妈只能点头:“妈,家里两口锅碗都坏了,我去买。”
钱婆子算了下碗和锅,给了61块,一毛都没多给,剩下的钱,拿回自己房间。
她平时把重要的吃食都锁在柜子里,但整个钱家,其实死去的钱老头子知道,钱并没藏在柜子里,而是床底的破罐子里。
床底的地砖下面,拿出来一个破罐子,钱都包了一层纸卷在里面,大概有两千多块。
要不是这次出了农药的事,花去了两千块,里面该是有四千多块的。
钱少一半,她心慌啊!
是的,钱家其实日子很好过,钱婆子夫妻俩一辈子节俭,平时有个什么小毛病都是扛过来,饭也算着量,地里有三分之一的收成都能卖了换成粮食,衣服也捡人家旧的。
她又擅长拿捏子孙,即便是大房的孙子,不是读书的料,早早辍学结婚,一起和媳妇去南方打工,每年回来都能交给她五百块。
狼心狗肺的东西!
钱婆子心里恨,一个女人,不知道孝顺父母奶奶,有什么资格读书念大学?
这一切,都是钱婷婷的命。
是上天要钱婷婷不要念书了,才让家里遭了这场祸事,否则,为什么人家都没误食农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