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065(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郭滔沉吟,又转身出去,应该是去联系人了。

一个星期后,文薰得知,为了避祸,胥先生以于昨日带着妻儿前往湖湘一带去了。

他给众多关心他的人留下了一封手信,其中提到:“盯上我无甚大事,至少学生们是平安的。”

从文字用语来看,胥先生还是很乐观的。

可本来百分百的胜利因这回事而蒙上了一层阴霾,大家的情绪又都低落起来。

今年或许便是这样不肯旁人如意的年月了。到5月初,权威报纸报道了前线新闻,经由大总统通电全国确定,北方战事又起。

消息一出,举国皆动。

和平才维持了两年不到,又要开始纷争吗?

一说要打仗,市场上又刮起了屯粮、屯米、屯面的邪风。街上来来往往,文薰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抱着各种东西埋头往前闯,或者是聚集在米粮店前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求生的急切。

以前送文薰上下学只有一位司机,此事以后,车上还多了一位家里的青壮帮佣。

听他说,家里的店铺为了防止波及,也有好些天没开门了。

不仅是社会上惶恐,金陵大学中也是人心浮动。教导主任的职责扛在肩上,自那之后,罗友群都没有上课,而是全心全意地开始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内容为何?当然是阻止这群学生因头脑一时发热而跑去参军。

“你们年轻,有文化,应该用到对国家更有用的地方去。”

“中国有这么多人,前线部队里也有很多普通的士兵,根本不缺你一个。可如今你若走了,连书都没有读完,我们日后岂不是又要失去一个高级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可以做什么?别听人家说‘秀才无用’的闲话,现在这个年代,肯为国家做贡献的一个知识分子能抵10个士兵;若你能往科研方向走,以后你研发出的飞机、大炮、铁路、机枪,其威力更是能比得上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

罗友群凭借着三寸之舌劝回来了很多人,唯有一个人他没劝住。

因为他面前的蒲昌京要比其他学生更加坚定。

他的这份成熟,让罗友群与他谈话时的姿态更倾向于朋友。

“照我以为,更加成熟的蒲君,是能够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的。”

蒲昌京在罗友群面前也很坦然:“罗先生,不瞒你说,我最开始读书便是为了求名。可我最近在想,若是国家没了,这个名声还有什么用?”

罗友群认可他的观点,并耐心劝告:“我们读书,不也是为了救国?你以前想当先生,不也是为了救国?”

“当先生确实可以救国,可是太慢了。”蒲昌京说这话不为辩解,只为让关心他的人安心,“罗君,我绝对无意指代你,只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走。我不是那种气血上涌头脑发热的学生,我既然坐在这里,就不是在什么都没有考虑好的情况下而来。”

罗友群直视着他,“看来你是真的决定了。”

他当然担心他:“你要打算直接往北方去吗?”

蒲昌京明白他的好意,如实说:“我一介书生,去了战场又有何用?家里人给安排了德国的军事学校,我会去那边进修。”

罗友群点了点头,在这种妥善的计划下,他无话可说。

他起身,向蒲昌京伸出了手:“待你学成归来,如有机会再见,请允许我向你敬献美酒一杯。”

蒲昌京双手用力地握住,“罗先生,请多保重。”

蒲昌京并没有在大学中住校,所以他的离去,对同学和老师来说都是突然的。

文薰在上课时,就发现台下少了蒲昌京的身影。

这种情况十分少见,她不由得问:“蒲同学请假了吗?”

台下的学生们互望一眼,他们也不知道今天是第几次回答这个问题。

“先生,蒲同学退学了。”

蔡云子帮忙补充了一句,“听人说,他去德国军事学校了。”

那一瞬间,文薰很难描述自己内心是什么感觉。

在她的印象中,蒲昌京一直是一位骄傲的且有实才的学生。他个性独特,也很有想法。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比其他学生看得更远,也更加具有行动力。

她抚摸着花名册上蒲昌京的名字,只能在心里对他默默祝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