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550(第1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乍然走进院子,王妈第一眼还以为是表小姐妙致。

不过这话可不能说,谁不知道那对姑嫂间有些不对付?

也幸好寻常时候妙致去了沪市读书,不在家中,不然饶是莫家宅子大,也不够锦姝吵的。

——当然,那是以前。现在的锦姝哪有时间去为了那堆鸡毛蒜皮烦恼?她光是完成每周的作文,都累得要挑灯夜战。

还好她能寻求文薰的外援,玄致下班了也肯帮她,才没让汪小姐重新生出“上学真可怕”的畏难情绪。

锦姝没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作为基底,她在金陵大学的学习生活十分辛苦,好在老师们都不错,日常愿意指点她,她也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所以能坚持下来。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按照锦姝的情况,还是学着退一步会更好些。

文薰也是这么想。

她没有任何看不起锦姝的意思,只是锦姝进入金陵大学,就好比让初中生去读大学,她中间漏差的知识,不是凭借日夜努力,能一朝一夕完成的。

她可以读金陵大学,但不是现在。

文薰也担心悬崖峭壁太难翻过,让徒手攀岩的登山人感受到困难后,陷入更严重的放弃。

但她也记得霞章说过,让锦姝表嫂去读金陵大学,是莫老爷动用的关系。她以为莫老爷此举虽说是好心,但终归有些欠考虑。哪怕是让锦姝去读个好一些的高中呢?

不过话说回来,去读高中,当初的汪锦姝又未必会同意了。

说来说去,这倒成了一个难解之题。文薰想尽办法都无两全之策,只得暂时搁置下来。

锦姝的作业完成不了,玄致今天又出去应酬,懒得应付婆婆的锦姝中午便留在文薰这儿吃饭了。吃了饭,她又歇了会儿,再度起身,正好听见文薰在屋子里跟一群婆子们说话。

她没有再像以前那般迫不及待地出去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是耐心地在旁边等着,听文薰说话。

文薰正是在同莫家的婆子对接今年中秋送礼一事。她将自己新认识的朋友一一列出,包括远在沪市的伯宜、禹容家都兼顾到。金陵的朋友她只说了个大概住处,想来莫家根据来往礼簿按图索骥,自有地址;沪市的朋友却说得细致,甚至具体到了门牌。

她能记住,得源于她往日去过。没想到面前的这位妈妈只是侧耳一听,便在结束后点头:“都记住了。”

这位婆子叫张妈,是专门在前边办事的,想来是被瑞芬信任,今天才遣了她来。她也确实是个妥帖人,似乎是怕文薰不放心,她还强调:“少奶奶请放心,去送东西之前,咱们还会拿礼物单子来跟您确认一遍的。”

“好。”

张妈见文薰好说话,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直缝,不由得愿意多说两句。

“您刚来咱们家里,不清楚,在这方面,咱们家是从来没有出过错的。就好比早些年间,听说有户人家里的仆人去帮老爷办事,办得不好不说,还闹出了乱子,最后害得主家吃官司。放在咱们莫府,哪有这种可能呢?”

她脸上的表情自豪,言语中多有自信,正是十分生动的人。

文薰一脸平静地听她讲完,脸上带着礼貌的笑容,“咱们只说自己就好,实在不必去提别人。”

“是,少奶奶是体面人。”

“今天下午麻烦您了,我刚才说的那些,你都能记得住吗?”

“记得的,哪怕是再过半个月,也记得住。”

她这么一说,令文薰不得不想起霞章的好记性来。不由得道:“您记性真好,若是用来读书,怕是也能当个大学生。”

张妈只以为她在开玩笑,憨厚道:“少奶奶说笑,我们做事的,哪有书读?”

她很有分寸,办完事,不做多留,“您先歇着。”

“好。”

等张妈转身离了屋子,锦姝才从里头进来。站在文薰旁边的巧珍乖巧地向她打招呼,“表少奶奶醒了。”

锦姝冲她点了点头,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直接过来坐下,“你啊,莫不是劝学上瘾?把身边的丫头带着读了书,还不满足,现在见到个婆子,你都要说些傻话。”

巧珍脸上本来还残留着欣喜,听她说这种话,面色微变,却没显露出来,仍是保持着笑意,走出去给她泡茶。

文薰没注意到巧珍的表情变化,因锦姝凑得近,便望向她,不觉有误,“什么

傻话?我正常感慨而已。学到老,活到老,哪怕是到头发花白,也是不妨碍学习的。”

锦姝瞥了一眼巧珍的方向,压低声音道:“哼,你啊,多少长个心眼。哪有真的跟下人姐妹相称,掏心掏肺的?我母亲便教过,如今是新时代,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平日里和善待人也不过是为了声名好看,做得面子功夫罢了。所谓平等,嘴上说说便好,心底里不能当真的,也千万不能让下人们当真,省得他们不知尊卑上下,做不好工,反了天去。”

文薰知道这番话,是出自锦姝自己的角度为她好才有一说,是以虽然蹙眉以作不认同,却仍旧好生听着。

见她认真,锦姝施施然,还有一言:“我也不知道你家里人要你带着这个丫头嫁过来是存了什么心思,总归,小蹄子有几分姿色,也出落得大方,看着不比我们学校的女学生差。但这全是你家会调教人,不是她自己的功劳。她如今是年纪小,不知事,看着便还好。若有一天,你教她读的书养大了她的心思,她反过来恩将仇报,抱了不安分的心……”

文薰脸色微变,下意识出声打断她:“什么叫不安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