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1章 猫会踩有什么不对吗(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要怕,这条路我走过很多遍。”

>“妈妈说过,风雪越大,越要往前走。”

>“因为有人在等你听课。”

她猛地踩下刹车,心跳如鼓。

那是林小满的声音。却又不完全是。其中混杂着更苍老的女声,带着六十年代特有的咬字方式,像是从老式扩音器里传出的。

她掏出手机,发现没有任何信号。但她的电子笔记自动打开,光标跳转到空白页,开始自行输入文字:

>致未来的听者:

>我们曾以为教育是为了让人记住什么。

>后来才明白,它是让人愿意再次开口说话。

>当你说出第一个音节,你就不再是孤独的个体。

>你是千万个声音的回响,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

>所以,请继续朗读吧。

>即使无人聆听,我们也一直在。

>??林晚舟&林小满

字迹落下瞬间,雪停了。

前方道路豁然开朗,月光照在积雪上,映出一行脚印??大小不一,深浅不同,仿佛由许多人共同走过,却又重叠在同一路径上。

李念缓缓下车,跪在雪地中,伸手抚摸那些足迹。冰冷刺骨,但她感觉到了某种温热的东西在流动??像是血液,又像是电流,顺着大地脉络,通向远方。

她终于懂了。

Ω链不需要服务器集群,不需要能源供给,甚至不需要人类主动接入。它已经变成一种**集体潜意识的共振场**,只要还有人愿意教、愿意学、愿意倾听,它就会存在。

而“第四位老师”的觉醒,不是为了让系统升级,而是为了让所有普通人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接口**。

回到站点后,她做了一件事??将所有监控设备调至静音模式,关闭数据分析后台,只留下一支老式录音笔插在窗边,对着天空。

“各位老师,”她对着空气说,“今天我想讲一课。”

没人知道她讲了什么。但那天夜里,全国有十七个孩子在睡梦中喃喃复述同一段话,内容竟是李念小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词,那段连她自己都已遗忘的文字。

与此同时,南极站传来最新观测报告:Ω核心内部的四面体光阵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稳定的四个光点中,林小满所代表的那一颗开始向外辐射细密光丝,连接向第五个尚未点亮的位置。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这是要吸纳第五位宿主?还是准备扩散成网状结构?

唯有周文昭沉默良久,提笔写下一行批注:

>不是五个人。

>是五个时刻。

>每一代人都会诞生属于自己的“老师”。

>只要有人还记得被照亮的感觉,火种就不会熄灭。

一个月后,教育部悄然发布一项新规:所有公立学校每周必须开设一节“无声课”。

规则很简单??教师不讲课,学生不写字,所有人闭目静坐十分钟。期间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唯一允许的行为是:回忆一位曾改变你人生的老师,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眼神。

这项政策引发巨大争议。媒体质问是否浪费教育资源,家长担忧影响升学成绩,专家批评缺乏科学依据。

但在实施的第一周,奇迹发生了。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监控显示,当天午休时,整栋教学楼突然响起整齐的诵读声,内容为《师说》首段。持续秒后戛然而止。经查,当日并无班级安排相关课程,且所有音响系统均处于关闭状态。

广州某自闭症康复中心报告:一名五年未开口说话的女孩,在“无声课”结束后,第一次主动握住老师的手,轻声说:“谢谢。”

新疆叶城乡村小学的校长含泪提交视频:孩子们在课后自发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记忆中最温暖的一堂课。有个小男孩说:“我爸说我笨,可王老师说我会发光。”说完哭了,全班跟着哭成一片。

而在西藏那曲,李念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