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4行路(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不言颇感兴趣地注视着面前这只光滑如镜的白瓷小碗,盛食物的器具就不是刚刚的粗瓷大碗能比较的,更别说里面的豆花如玉如雪,配上种种她不认识的香料,喷香扑鼻,令人食指大动,一看就是老板下了心血研制的。

她轻轻挑了挑眉,豆花羹她不是没吃过,但都是简单的咸卤子或者甜口的糖浆,这么复杂的做法倒是第一次见,本地特色吗?

赵不言抬头笑着说:“多谢大娘,在下年纪小,阅历少,头一次吃到这般特别的豆花羹。香料名贵,大娘为何不选择更加珍贵的食材来相配呢?这样卖的价高,客人也愿意。”

还不等老板回话,一旁相熟的食客便插嘴道:“宋嬢嬢,你还不死心啊,又在研究豆腐羹?都说了豆腐王家的配料是秘技,哪是寻常人能猜到的?”

“你姥姥我做菜的手艺红遍整个青牛镇,怎么就研究不出一碗小小的豆花羹?她豆腐王再厉害也只会做个豆腐!倒是你刘老三,天天上姥姥这里打牙祭,竟还敢埋汰我!下次可甭来了!”宋嬢嬢手掐着腰,怒目圆瞪。

食客赶紧赔笑拱着手告饶。

又一人插嘴:“宋嬢嬢,你也不嫌晦气,豆腐王都出事了,你还摆弄这豆花羹作甚?”

“心术不正的是人,和这菜有什么关系?什么晦气不晦气的,这鸡啊猪的冤魂都能给我这饭馆挤满了,也没见你们嫌晦气不来啊?”

“嘿,你这老婆子,这能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的,再说了人不还没死呢,吊着口气呢,说不定就缓回来了。”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人见赵不言满脸好奇,便细细地讲起八卦。

青牛镇上原来有个豆腐王,做豆花羹那可是一绝,镇东头的朱老爷家更是常客。但不知怎地,那豆腐王竟然在羹里下毒,毒倒了一大片人,尤其是朱老爷,在床上躺了七八天了,眼见不行了。

“官府抓人了吗?”年轻气盛的少侠问道。

“啧,贴了公告,说是正在搜捕,可现在连个人影也看不见。据说啊,有人看见豆腐王在夜里偷偷去了钱师爷的家,啧啧,这还能抓着?”

有人悄悄嘀咕:“钱师爷本不姓钱,都是他钻钱眼儿里了,才得这么个绰号,知镇是个不顶事的面团人儿,凡事不狠闹到他面前来,统统看不见、听不见。”

赵不言听着轻哼了一声,很好,又是个行侠仗义的机会。

御极关只管与修道相关的事物,民生大小事都由凡人朝廷自己派遣的官吏管辖。

赵不言琢磨着自己没理由直接插手,不如隐藏姓名身份,以路见不平的游侠身份来一场惩恶扬善。

不过她要先去拜访潮生门,弄清慈木手串一事。至于之后会不会被泄露身份,嘿嘿,潮生门才没空理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俗话说,破船也有三斤钉。赵不言相信,潮生门只是暂时没落,但它所蕴含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所以当她在距离青牛镇十几里处的山谷里找到门派入口时,沉默了。

她曾看过书中描述:潮生门驯养了两只修为将要抵达化形期的碧水金睛兽作为护山神兽。这两只神兽每旬月轮流入深海处吸取冰夜昙花丛精华,回山时则将精华吞吐于空中与护山大阵交相辉映。远远望去海中奇花在空中隐约浮现,缕缕暗香萦绕入山门者三日不绝,可谓夏朝脍炙人口的奇观之一。

可现如今,狭窄崎岖生满青苔的石阶沿着山体盘旋而上,石壁上刻着三个字——潮生门,有枯叶飘落其上,无人打扫。风瑟瑟,林萧萧,人迹渺茫。没有神兽也就算了,连最基本的护山大阵也感应不到。

若不是青府的地图在三年前更新过,她真怀疑自己找错了地方。

这潮生门连落日余晖也维持不住了吗?

出于尊敬,也为了表示自己没有冒犯之意,尽管没感到任何护山大阵的压制,赵不言依旧选择不用任何仙术,靠着双腿一步步爬上山。

快到山顶,才看到一个小童静静地在平台处等待着。看到她,周正地施了一礼,道:“真人说有贵客到,让我过来迎接。贵客辛苦,请随我来。”

赵不言松了口气,还好不是有人来了都不知道。她礼貌地回了小童一礼,道:“有劳道友。”抬头看看同样布满青苔落叶、模样萧瑟的山门,又望了望脚下凹凸不平、古旧的石板路,轻吐了一口气,跟随小童走了进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