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页)
脑中不断闪现的,都是镜子里苏致钦失控到泛红的眼尾,碧绿色的眼眸里有着几乎病态般的矛盾。
也正是这些不断闪回的画面,让乔雾清醒地认知到,现在正睡在她隔壁房间的男人,远没有她想象中那般绅士和克制,当她侵犯到他的边界线时,他就是个野蛮的偏执狂。
而她先前在两性关系上给予他的信任,也在盥洗室的镜子里,被彻底打碎。
她自以为对他的面具了若指掌,但实际上,她从始至终都不了解他——她不知道他确切的身家背景,社会关系,以及成长经历,就连最真实的性格,也只是初窥端倪。
她对苏致钦而言,清晰干净得像张白纸。
但苏致钦对她来说,全身上下都是谜团。
这种关系本事就不是对等的。
而且他甚至禁止她去探究他。
这太奇怪了。
乔雾越想越不对劲。
几缕月光透过厚实的窗幔落在白羊绒线织就的地毯上,她抬手捂住眼睛,开始冷静地思考分开的可行性。
当然,在妈妈的油画还没被拍到手之前,提前离开会存在风险。
如果真要虚与委蛇,她只能自我催眠,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乔雾:“……”
救命。
这真的太考验演技和心态了。
乔雾破天荒地失眠,但等她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磨磨唧唧下楼的时候,管家索菲亚却告之苏致钦已经提前离开了庄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再回来了。
乔雾:“……”
还有这等好事?
乔雾也没多想,她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小公寓,开始肝论文。
由于之前听了“恩格斯”、“地中海”和“英伦哥”三人的现场讲座,如有神助,她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论文给写完了,至于假期后面的大部分时间,旅行社要是来单了,她白天就会去做地接,而晚上一个人回到了小公寓里,就会泡进“青城情欲流”里跟陈鸽她们一起打游戏,过得相当充实。
然而,假期结束的倒数第三天,她居然接到了伊娃的电话,伊娃想要问她借论文参考,乔雾不解,便询问她是否是德米特亚家里的艺术画廊参观效果不佳。
伊娃吐槽道:“别提了,油画的总数是不少,但类别比较单一,后现代主义的画作居多,我跟亚历山大逛完都不知道论文该如何下笔。”
作为油画当中一个知名大类,后现代主义以解构形式居多,但倘若从艺术理解层面而言,仍旧以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作品做论文切入点最简单。
乔雾想到了科林给她的特权,便简单跟伊娃提了一嘴,问她要不要再去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看一眼。
伊娃喜出望外:“谢天谢地!早知道你有这样的关系,我就不用发愁这么久了,请等一等,我问问亚历山大要不要一起来!”
次日清晨,乔雾在科林先生安排的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下,带着伊娃和亚历山大进入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撇开底部正在翻修的几个展览厅,其余三层展厅的画作种类丰富多样,不像平常开放日那样游客络绎不绝,少见的闭馆内观,更是让三人享受着如同vip一样的待遇,展厅里安静得连呼吸都能听到回声。
亚历山大好奇地向乔雾打听,她是如何认识画廊的总经理,乔雾含糊地应付了过去,但她转瞬就想到了苏致钦——
这是她第二次被无声无息地闲置这么久,中间没有任何的音讯和消息。
但这个念头刚刚冒上来,就被乔雾一巴掌拍回了土里。
这是什么?
这就是PUA的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