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天窗(第2页)
李庭舟避开自己不谈。
“毛茂雨那把小嗓子——”
也许生病后心态骤变,蒋琥现在焦虑过了头。
从他知道李庭舟放下工作临时过来看望自己后,一些话就在肚子里翻来覆去地酝酿,脱口而出时甚至有些刻薄:“说实话,他声线太单薄了,声压不够强,镇不住场子,做伴唱丰富声部还行,偶尔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放到那些流行男团里是能混个主唱当当,但还是缺少质感。”
质感这种概念,太主观了。
丝绸质感是质感,金属质感也是质感,又或者说,契合心折的那种感觉对味了,才是被需要的质感。
李庭舟僵硬了两秒:“……倒也没这么差。”
“他要是能行,我早调|教起来了。”
心折极其精简的人员配置注定内部没有太多竞争。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和谐地做着各自擅长的事情。
但凡毛茂雨表露出天分,大家第一反应也是让他多分担一些工作任务,而非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去刻意打压。
话说到这份上,蒋琥不再绕弯子:“毛茂雨硬件条件摆在那,性格又温吞,之前给过机会不中用,还是老老实实做他更擅长、也更喜欢的事吧。”他听出李庭舟对毛茂雨的维护,不再抓住不放。
“其实你的形象很适合到台前来。”
“圈子里如今有这么个鄙视链,能集唱作一体的就是好过单纯的歌手,咱们乐队虽然自产自销,但要是能多一个卖点,何乐而不为呢?”
李庭舟垂下眼帘,并不直视蒋琥期盼的眼神。
他是对出镜很有顾虑。
说到底,眼下的心折并不是没有选择。
实在不行,把老主唱召唤回来救场也是一条不出错的路,说不定还能小卖一波情怀。
因此,面对蒋琥的一再劝说,李庭舟仍有借口抵抗。
“我不太适合,让我待在工作室一个人拆成八个人用都行,去台前的话,将来光是我的感情经历……就得把咱们那点粉丝吓跑。”
这是乐队圈吃到粉丝经济回春必须付出的代价。
蒋琥作为独身主义,是特例中的特例,感情生活从头到尾都没什么文章可做,因此乐队在宣传方面难免少了些娱乐性,多了些距离感。
他是不谈,但并非不理解别人的感情需求。
“谈恋爱怎么了?谈恋爱不犯法。”
急上心头的蒋琥也顾不上打感情牌了,既然这边行不通,那就换一边。
“后面还有t市和y市的两场音乐节,这两场的场子更大,又都是两天连唱,心折场均有个6分钟的量,现在去哪儿找新主唱?再违约怕信用透支。不是我硬逼你做决定,而是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能顶上去了。”
老主唱根本不在蒋琥的选择范围之内。
眼下这种情况,他只指望李庭舟能立住。
心折在乐队圈子里不是最红的那一梯队,早两年乐队综艺营销的风口没赶上趟,一步慢步步慢,落在浪潮之后。除非竞争对手突发丑闻,不然心折从年头到年尾等不来一个像样的商务合作。为了维持运营,大家只得天南海北到处跑。
可毕竟用心经营这么多年,也打磨出了两三首热曲。
李庭舟加入之后,心折终于迎来发歌活跃期,粉丝直呼久旱逢甘霖,口碑和热度都在持续上升,照内娱算法勉强沾个二线的边。
品牌做起来是很难的,毁掉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