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99章 舆论轰动(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主编,那可是足足三千份啊!不到一上午就被抢光了!”

主编听了擦了把额头上的大汗,对伙计吼:“快!那就再印五千份!用最快的活字!”

“五千份?!”

伙计听了吓了一跳。

要知道,今大汉有县一千二百余城,他们往日月刊印三千份,除了发给朝堂各部还有全国州县用来贴公告板的外,满足京师需要那已是绰绰有余。

甚至除了刚开始大家图个新鲜有加印外,无甚大事的时候还经常会给剩个百十来份的剩余,给他们用来送人。

而今天这架势实在是把所有人都惊到了。

大清早的时候,这三千份报刚刚摆上摊,就被胡商、士子、甚至宫里出来的宦官抢得精光,有个西域来的粟特商人,为了抢最后一份,直接甩了十枚金币,吓得报房伙计手都抖了。

“你懂什么?!”

主编一拍桌子,满脸兴奋:

“这可是千载难逢大事!唐王殿下亲口允诺,许天下人议其功赏、定其名位!这是何等气魄?何等千古未有的盛事!莫说五千份,我看印上一万份,也未必够卖!快去,快去!”

“这”

那伙计苦着脸:“咱们现在已经是铆足全力了呀,就是活字够,纸怕是也不够用了啊。”

这也是多亏了这两年苏曜在印刷与造纸上的推广和普及,大汉月报社才得到了特批的一波资源,分配了最好的印刷工坊来出版报纸。

苏曜很清楚,只有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才能带动更高级印刷的需求,不然光是印刷普通教材和常规书刊,那显然还是雕版印刷更加物美价廉。

这一次,以“大议礼”事件为开端,因需求低迷而陷入停滞的出版业顿时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发展。伙计们手忙脚乱地翻找着库存纸张,却发现早已见底。

“去!联系洛阳城所有官办和民办纸坊,发出紧急调货申请!“主编急得直跺脚,“告诉他们,这纸咱们有多少要多少,价钱翻倍!“

就在此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出现在报房门口——锦衣卫指挥使王凌带着一队缇骑,押送着十几辆满载纸张的马车。

“奉唐王口谕,“王凌高声道,“特调官仓御用宣纸三千刀,助《大汉月报》刊印议礼特刊!“

主编闻言,激动得差点跪倒在地:“下官叩谢唐王恩典!“

王凌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唐王还说了,要确保每一份建言都能如实刊载,无论褒贬。但若有借机诽谤朝廷、煽动叛乱者。“他拍了拍腰间的绣春刀,“锦衣卫自会处置。“

主编连连点头:“明白!明白!下官一定严格把关!“

随着新纸张的到位,报房内的印刷机再次轰鸣起来。活字碰撞的清脆声响成一片,墨香弥漫整个院落。工人们三班倒,日夜不停地赶印着这份注定载入史册的特刊,再通过翻整一新的驰道运往全国各地。

每隔三天,“大议礼”特刊就加印一期,上面书各高官名士与市井奇人的谏言。

在最新一期的特刊上,除了议礼台的建言摘要,最显眼的就是由四世三公的袁家家主袁本初书写的第二篇雄文《论万王之王与大汉正统》。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