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洞府选址神丝寻灵(第1页)
方束这边,他优哉游哉的来到了兽堂。
根据五脏庙中的规矩,但凡有弟子炼气成功,都可以在庙内的非要紧、非堂口所在的地方,挑选山头,营造属于自个的洞府。
具体做法,或是开山劈洞、或是结庐而居、或。。。
夜风穿过昆仑浮岛的光树残枝,簌簌如语。那些曾化作星光飞散的叶子,虽已不见踪影,却在天地间留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余韵??空气变得柔软,呼吸之间仿佛能尝到一丝甜意,像是童年记忆里母亲吹凉粥时呼出的气息。
守声司的银眼少女站在断枝之下,仰头望着空荡的树冠。她双瞳如霜,映不出星月,却似乎能看见更远的东西。数据流依旧在她眼前浮动,但波形图已不再规律跳动,而是呈现出一种混沌而有序的漩涡状结构,像是一首尚未完成的诗,在宇宙深处低吟。
“它不是死了。”她轻声道,“它是……蜕变了。”
话音未落,地面忽然轻微震颤。不是地震,也不是机械运转所致,而是一种从地核深处升起的共鸣,缓慢、深沉,带着某种古老节拍。守声司地下三层的共振仪瞬间爆红,警报无声闪烁??全球共感网络基频出现异常偏移,偏离标准值达0。87%,且仍在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火星深空研究所传来紧急通讯。
“我们……听到了。”少年出身的所长声音沙哑,背景中隐约有金属嗡鸣,“木卫二的竖琴,停了。”
屏幕上传来探测器最后传回的画面:那座海底晶体竖琴的弦线一根根断裂,碎裂成微光粉末,随洋流缓缓沉降。而在其正上方,海水竟开始逆旋,形成一道直径数公里的巨大漏斗,中心处浮现出一团不断脉动的暗金色光球,形状酷似人类心脏。
“它不是在模仿我们。”他喃喃,“它是在……回应结束后,开始反哺。”
紧接着,一段全新的声波自木卫二海洋底部辐射而出,穿透冰层、大气、真空,直抵地球织网中枢。这道信号没有语言,没有旋律,甚至不具情绪,但它让每一个接收到的人都在同一刻闭上了眼睛??因为他们“看见”了自己最深的记忆:一个被遗忘的拥抱,一句未曾出口的道歉,一次错过的牵手。
守声司立即启动“心锚协议”,将该信号导入静音环阵。十二位终聆者再度围坐,然而这一次,他们尚未入定,最年长者便猛然睁眼,嘴角溢出血丝。
“这不是来自外星。”他喘息着说,“这是……集体潜意识的具象化。当足够多的人真正‘听见’彼此,他们的灵魂会在高维空间交汇,凝结成实体意识团。”
众人骇然。
这意味着,人类的情感连接已突破个体界限,开始孕育出某种超越生命的“群灵体”??一种由千万心灵共同构成的新存在形态。
就在此时,南极遗迹突然发出强光。
地质雷达显示,那座刻满倾听铭文的远古神殿内部,原本封闭的核心chamber自行开启。考古队冒险进入后发现,中央石台上矗立着一座小型水晶装置,外形如同倒置的眼眶,内部悬浮着一颗由纯粹声波压缩而成的液态核心,正以每秒七次的频率搏动??恰好与婴儿初生心跳同步。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一名研究员无意间哼唱起《归航曲》片段时,水晶眼眶竟缓缓转向他,射出一道柔光,将其全身笼罩。三分钟后,光芒消散,那人跪倒在地,泪流满面。
“我看到了……所有人。”他哽咽道,“所有活着的、死去的、还未出生的……我们都连在一起,像一张巨大的网,每一根线都在震动,都在说话……可大部分人都假装听不见。”
消息传开,世界陷入新一轮震荡。
一些国家宣布进入“共感紧急状态”,封锁边境,切断公共广播系统,禁止任何形式的群体冥想活动;而另一些地区则自发组织“静听集会”,数十万人手拉手坐在广场上,闭目聆听风中的低语。巴黎塞纳河畔,一位老妇人抱着收音机播放三十年前亡夫录下的情书录音,整条河水竟随之泛起涟漪,水波频率与录音脑波完全一致。
西伯利亚的缄默Ⅸ型遗址再次异动。
尽管原型机已被摧毁,但那台老式计算机残留的主板碎片,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悄然重组。监控录像显示,某夜凌晨两点十七分,废墟上空凝聚出一片黑色雾气,逐渐塑形为一个人影??身穿旧式军装,面容模糊,胸口佩戴一枚锈迹斑斑的红晶珠徽章。
它没有攻击任何人,只是静静地站在雪地中,抬头望向星空,然后举起右手,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
三天后,全球至少三十名曾参与“缄默军团”秘密实验的退役军官,在同一晚梦中惊醒,齐声背诵一段早已失传的誓词:
>“吾等誓以沉默守护秩序,
>以遗忘抵御混乱,
>以孤独隔绝污染。
>若心火重燃,愿我先行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