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布局(第1页)
“先帝遗诏在此!传位于十一皇子萧允澈!命其清君侧,保社稷,复河清海晏!乱臣贼子,还不跪迎新君!”老太监声嘶力竭的宣告,如同惊雷,在死寂的紫宸殿中炸响!
“不!假的!是假的!孤才是太子!孤才是储君!父皇!你糊涂啊!”太子萧允煜彻底癫狂,双眼赤红,指着萧允澈嘶吼,“凭什么是他?!凭什么是这个冷宫里长大的野种?!他懂什么朝政?他配坐这龙椅吗?!孤不甘心!孤不甘心啊!”他状若疯魔,挣扎着想要扑向萧允澈,却被身旁的叛军死士下意识地拉住。
高士谦看着皇帝遗诏,看着被按住的太子,又看看柳遗风带来的精锐黑鸦营战士,以及殿外越来越近的、属于另一支禁军的整齐脚步声和喊杀声,他面如死灰,眼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熄灭了。他知道,大势已去。他猛地从袖中抽出淬毒短匕,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心窝!
“呃。。。”一声闷哼,高士谦带着无尽的怨毒与不甘,轰然倒地,结束了他权倾朝野却也罪恶滔天的一生。
李仲勰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看到高士谦自戕,更是彻底崩溃,瘫软在地,屎尿齐流,口中只会无意识地喃喃:“完了。。。全完了。。。”
“逆贼高士谦畏罪自戕!叛首李仲勰、废太子萧允煜在此!众将士,随我平叛护驾!拿下所有叛逆!”柳遗风抓住时机,声如洪钟,振臂高呼!
“平叛护驾!拿下叛逆!”殿内浴血奋战的黑鸦营精锐、刚刚杀入的柳遗风所部,以及终于冲破外围叛军封锁、由那位被高士谦排挤的禁军元老率领的大队精锐禁军,齐声怒吼,声震屋瓦!
内外夹击之下,本就因皇帝驾崩、遗诏现世、高士谦自戕而士气崩溃的叛军,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赵魁被几名黑鸦营战士乱刀砍死,其余叛军或跪地投降,或丢盔弃甲试图逃跑,顷刻间被如狼似虎的平叛大军淹没。太子萧允煜被几名如狼似虎的禁军死死按在地上,堵住了嘴巴,只能发出不甘的呜咽,眼神怨毒地死死瞪着被众人护在中央的幼弟萧允澈。
紫宸殿内的厮杀声,终于渐渐平息。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弥漫在空气中,残破的宫殿内,尸横遍地,血染丹墀,一片狼藉。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榻前,唯有那小小的、抱着染血密诏和《论语》的身影,挺立如初生的幼松。
萧烬拄着满是缺口的佩剑,剧烈喘息,玄衣已被鲜血浸透,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沈砚脸色苍白,十指指尖渗出血珠,断弦的焦尾琴静静置于脚边。卫锋浑身浴血,靠着一根柱子支撑身体,咧嘴笑着,露出染血的牙齿。柳遗风与耿忠肃立一旁,甲胄染尘,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正在被清理的战场。
而在他们身前,小小的十一皇子萧允澈,依旧紧紧地抱着那卷染血的密诏和那本《论语》。他小小的身体挺得笔直,看着满殿的血腥和狼藉,看着龙榻上父皇的遗体,看着被按倒在地、癫狂咒骂的太子哥哥,看着自戕的高士谦和瘫软的李仲勰。。。巨大的悲伤和冲击让他浑身颤抖,但他死死咬着嘴唇,没有哭,只是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属于帝王的、沉痛而坚毅的光芒。
那名老太监扑倒在皇帝榻前,放声痛哭:“陛下。。。您。。。您安息吧。。。”
萧烬与沈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尽的疲惫,以及劫后余生的沉重。他们强撑着伤势,走到龙榻前,对着先帝遗体深深一躬。然后,两人转身,面向怀抱遗诏、小脸紧绷却眼神坚毅的萧允澈,同时单膝跪地:
“臣萧烬!”
“臣沈砚!”
“叛逆已除!奉先帝遗诏,誓死护卫新君!恭请陛下,主持大局!”萧烬声音虽带着疲惫与沙哑,却充满了忠诚与力量。
沈砚亦垂首:“愿辅佐新君,涤荡乾坤,复我大肖河清海晏!”
萧允澈看着跪在面前的两位浑身浴血、如同从地狱中杀出的守护神,又低头看了看怀中沉甸甸的遗诏和那本象征着圣贤之道的《论语》,父皇临终“赎罪”的哀求和“河清海晏”的嘱托在耳边回响,那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再次浮现在心头。他深吸一口气,将巨大的悲痛和茫然压下,用稚嫩却异常清晰、带着一丝颤抖却无比坚定、努力模仿着帝王威严的声音说道:
“萧将军,沈先生,柳将军,耿将军,赵将军。。。众卿平身。”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被按在地上、犹自挣扎呜咽的太子萧允煜,以及瘫软如泥的李仲勰,小脸上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痛与决断,“逆贼伏诛,叛逆已平。诸卿。。。辛苦了。”
“此役能胜,非臣等之功。”柳遗风上前一步,躬身道,声音洪亮,既是向新君禀报,也是向殿内所有人解释这背后的筹谋,“实乃贺擎苍元帅坐镇北境,运筹帷幄;萧烬将军与沈砚先生洞察奸佞,深谋远虑;陛下洪福齐天,天命所归!”
他环视众人,将这场胜利背后的深远布局娓娓道来:
“自萧将军与沈先生秘密入京,便知京都已是龙潭虎穴,高李一党与太子勾结,祸根深种。将军一面与高李周旋,收集罪证,一面早已通过飞鸽传书,与北境贺帅及末将保持紧密联络。”
“贺帅坐镇朔方,稳定军心,肃清王焕余孽,确保北境无后顾之忧。同时,与萧将军、沈先生共同研判局势,断定太子与高李利令智昏,必不甘心坐以待毙,定会铤而走险!”
“因此,萧将军早定下‘清君侧、救驾’之策!命末将精选黑鸦营最忠诚、最悍勇之三百死士,由卫锋将军统领,化整为零,分批秘密潜入京都,潜伏于慈善堂、天音阁据点及路金钺商行之中,枕戈待旦,只待时机!”
“同时,沈先生运筹帷幄,联络京都中忠于皇室、却遭高士谦排挤打压的耿忠老将军等禁军元老,晓以大义,陈明利害,暗中集结可靠力量,以备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