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十四章 微服出巡(第4页)
为这事,乐福安追着哭了好一会儿,只不过办明夜的庆功宴还未筹办完,师离忱是铁了心把他留在宫中。
因着近来朝堂风波,工部侍郎来之前就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
昨日朝会才杖毙了一几个舞弊的官员,开设监察司的旨意刚下,工部侍郎没想到圣上会在这个节骨眼来明工坊,背后冷汗都冒出来了。
当然明工坊是在他手底下建起来的,对于明工坊产出的东西他一向自信,只是他拿不准圣上的心思。
毕竟昨日过后,朝中官员都写了请罪折,或大或小的错处,或者鸡毛蒜皮的黑历史,类似‘郊游随手摘了路边李子没给钱’,以及‘编撰字写歪了’这样的事,也都记录上去。
圣上朝会时说了,统统写清楚,否则等监察司设好,查出来,那就不是能轻轻揭过的问题。
工部侍郎在疯狂回想,请罪折上是不是有没补充的地方,小心观察了圣上神色平常,悄然松下一口气。
似乎只是逛逛。
明工坊院中有个流动水池,里头转着改良过的水转筒车,比寻常筒车要小一点,正在嘎吱嘎吱运转。
师离忱扫过一眼。
工部侍郎立即道:“这款筒车图纸已下发给各个州府,户部刚刚把银子批下来,各州府很快就能安排建造,设立在公田。”
师离忱轻飘飘地“嗯”了声,眸中情绪不显。
在他看来,月商国粮食产能有些低,亩产仅仅一点五石粟米,这还是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的情况下。
若是遇到个暴雪冰雹,或者干旱,恐怕还要减少,所以有水车还不够,增加产能才是重点。
很遗憾的是,月商国和南晋国都没有土豆,没有番薯这种能够囤积,且产量够大能饱腹的主食。
师离忱只能一方面派人去找这样的物种,一方面安排常年与农耕打交道的官员,来负责培育水稻。
他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大概提出一个概念,提供各类品种的水稻让手底下的人去试。
至于温室大棚就有些遥远了。
且不说没合适的材料制作大棚,现如今取暖都是靠炭火,穷苦人家冬日烧炭取暖都是一件难得的事,更别提拿珍贵的炭火去维持大棚的温度。
只能徐徐图之。
工部侍郎又将师离忱带到后屋,站在楼上往下看去,工匠们提着锯子围着一个大型木架敲敲打打。
工部侍郎擦着汗,惭愧道:“能够分离稻谷的摇车尚未造出,圣上赎罪。”
师离忱轻笑道,“无妨,慢慢来。”
不可能事事一蹴而成。
他问:“近两个月,是否有能人异士前来自荐?”
工部侍郎遗憾摇头道,“尚无。”
师离忱叹了一声,不再多言。
又在明工坊多转了两圈,郞义瞧着时辰快到晌午,福公公可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督促圣上吃午膳,他俯首上前低声提醒了两句。
师离忱这才慢悠悠地往外走。
……
马车平稳地驾离明工坊,朝着热闹的南街行去。
圣上尚不想回宫,打算在宫外用膳,又不去官员家中,郞义自然要选一家最好最风雅清净的酒楼。
郞义在最前头驾车,刚到西街没走多久,就被坐在二楼雅间窗前的穆子秋打眼瞧见了。
穆子秋唰地一下站起来,动作幅度之大让桌面酒水都跟着晃了晃,他却毫无所察般直愣愣看着大街上行过去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