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第1页)
进哑沟之前,在曹家村那段时间,但凡碰着农闲,苏冶都会去县里走动走动。
她当然不是闲来无事溜达,那个时候她心里怕算着开家自己的铁器铺子,加之考古工作者的职业本能,她混迹于县里各个铁器铺子,掂量物价,顺带评估来阳县炼铁技术的发展水平。
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遇上了进县采买的吴江。
当时她在家泥料铺子晃悠,听着他和老板有来有回讲价,也听出他是个行家,懂得不少她知识范围以外的东西,故而上前搭了几句话。
吴江是个做实事的爽快人,少些商人的假客气,分寸感倒也拿捏的好,也不介怀苏冶是个女子。
吴江说了几句便觉着这姑娘见地不一般,两人因此结了缘分。
后来,苏冶应吴江的邀去过一次春花镇,帮他改良了退火的法子,还换了加熔剂的配方,悬料的问题解决了不少,苏冶顺着这茬提出要借吴江的炉子,每月一回,吴江从她这里得了不少好处,自然是答应了,还给他配了几个鼓风看火的伙计,于是乎便有了后来苏冶托王喜卖铁农具的事情。
打过交道不少,苏冶知晓吴江是个门路广见识也广的,故而支开赵二那日,她向吴江打听了些朱长业的事情。
本想着探探他与曹经那层瓜葛,不想这一打听,竟探出了朱长业不少辛秘。
“你和你家掌柜的若是真正想在来阳做这冶铁的生意,最好离这姓朱的远些。”
这话让苏冶来了好奇心,“这是为何?”
吴江冷静道:“别瞧他那铁器铺子不大,背后的瓜葛可不小。”
苏冶追问道:“何处的瓜葛?”
吴江看了他一眼,低声道:“军爷,北境。”
苏冶有意放大语气里的惊诧:“朱老板怎的跟北境有瓜葛?”
吴江道:“别看来阳小,却是个要冲,牛鬼蛇神聚了不少,有瓜葛的也不止姓朱的。”
他意味深长看向苏冶,“话我说到这儿,要真是想老实做生意,便多留个心眼,别搅和进去。”
苏冶点头,抱拳一振同他道谢。
……
“若真想和姓曹的继续做生意,便多留个心眼,别搅和进去。”
同样的话,她稍加修改润色,在去粮行的那日告诉了李三。
果不其然,此话一出,李三默了半晌,倒也没答应她什么,只教她回去,说这些事情米瓮会料理清楚。
离开粮行那日,苏冶心里多少有了底。
有些东西,她没人脉没手段,查不清楚,不代表米瓮不行,即便曹经屁股是干净的,但只要有这点苗头,米瓮何必担着这层险。
想要天平失衡,就得多加一块砝码。
生意上的好处,若她能给的更多,于米瓮而言,只不过是平衡,故而她需要更多。
但她没想到,米瓮的手脚如此之快,曹经离开数日,却没能回得来。
想到曹经,她看向李三,开口问道:
“曹经呢?”
李三漫不经心道:“怎的问起他?”
苏冶:“终归是我先前的主家,关照关照他的死活。”
李三:“你是担心他还没死吧。”
苏冶:“是。”
倒不想苏冶承认地爽快。
李三看着她,神色间褪了几分心不在焉,转了话锋问道:
“你这几个月,过得怎样?”
苏冶不晓得他怎的就关心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