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辞别(第2页)
云瑶沉默地走到衣柜前开始收拾行李,刻意不去看楚清墨。她心里还堵着气,虽因行程在即冲淡了些,但那份受伤的感觉并未消退。
楚清墨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又看看手中的簪子,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发慌。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走到云瑶身后,声音低哑,带着明显的哭腔和从未有过的卑微:“妻主……对,对不起……”
云瑶动作一顿,没有回头。
“那日……是我不对。”楚清墨的泪水又涌了出来,“我不该撕你的书,更不该说那些混账话……我看到了,”他举起那支簪子,“谢谢你……还想着我。我只是……只是害怕……”
听到他哽咽的道歉和那句“害怕”,云瑶心中的坚冰融化了些许。她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哭得眼睛红肿、脆弱又卑微的男子,终究还是心软了。她叹了口气,接过那支簪子,语气缓和了些:“过去的事,暂且不提了。我明日要随许姐姐和李姐姐去苏州踏青,几日便回。”
听到“苏州踏青”,又是与那些高门小姐同游,楚清墨心中下意识地一紧,那股不安再次浮现。但他强迫自己压下情绪,不能再重蹈覆辙。他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带着讨好和小心翼翼:“去散散心也好。苏州风光好,妻主定能写出好诗篇……我……我听闻苏州的碧螺春极好,妻主若是得空……能否……替我带一些回来?”
这是他放下身段、主动求和的表示,试图寻找一点微弱的联系。
云瑶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模样,心中那点怨气也消散了,点了点头:“好,我记下了。”
两人算是重新和好,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裂痕一旦产生,便难以真正弥合。那份曾经相依为命的亲密无间仿佛隔了一层薄纱,变得有些客气,有些小心翼翼。彼此心中都藏着事,却都不敢再轻易触碰。
翌日清晨,码头已是人声鼎沸。许梦君和李心缇的家仆早已将行李安置妥当。云瑶与她们会合,正准备登船,却见一辆熟悉的马车疾驰而来。
车帘掀开,许梦安在侍从的搀扶下匆匆下车。他今日穿着一身浅碧色春衫,如同春日初发的嫩柳,清新脱俗,径直走向许梦君:“姐姐远行,梦安特来送别。”目光却似有若无地飘向一旁的云瑶。
许梦君笑着打趣了他几句。许梦安与姐姐说完话,便自然地走到云瑶面前,盈盈一拜,声音温柔:“云小姐,一路顺风。”
“多谢许公子。”云瑶回礼。
许梦安抬眼望她,眸中似有秋水流转,他轻轻开口,带着一丝俏皮和难以言喻的亲昵:“云小姐此去苏州,可见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不知……可否也为梦安带回一件礼物?”
云瑶想起昨日楚清墨要的碧螺春,便道:“公子请讲。”
许梦安却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梦安不要什么俗物。只需……只需云小姐在苏州之地,遇到的第一根碰触到你的树枝便可。”
这个要求如此古怪又别致,带着浓浓的诗意和难以言喻的缱绻意味,与楚清墨那实在的“碧螺春”形成了鲜明对比。云瑶微微一怔,看着许梦安那双期待又藏着深意的眼睛,心头莫名一动,竟鬼使神差地点头应允:“好,我记下了。”
许梦安脸上顿时绽开明媚灿烂的笑容,胜过十里春光。
船只启航,缓缓离开码头。许梦安的身影立在岸边,久久凝望,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碧色圆点。
航行于运河之上,两岸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青山绿水,稻田农舍,烟雨朦胧,与京城的繁华肃穆截然不同。云瑶与许梦君、李心缇三人或在船头赏景,或在舱内品茗论诗,心胸为之开阔,连日来的郁闷也被这浩荡江风吹散了不少。她们吟诗作对,笑谈风月,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相识时那般纯粹快乐的光景。
云瑶望着这水天一色的美景,想着那一个要碧螺春,一个要“第一根树枝”的两人,心中思绪纷乱,但很快又被友人的谈笑和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暂时将那些烦恼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