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7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位郎君看着面生,倒是对桑蚕手艺很熟悉。”李祈安先开口,语气平和,却隐隐带着几分探问的意味,“不知是本地织坊的东家,还是专门来集市看顾生意的?”

青年郎君显然没在意这细微的举动,依旧笑着拱手回应:“在下苏云,是安州本地绸缎商,家里世代做桑蚕生意,从小跟着长辈学这些门道,倒也算熟悉。看几位郎君娘子的装束,不像是本地人士,是路过安州,特意来赶桑蚕集市的?”

“正是。”李祈安点头,目光稍稍放松了些,却没让开身位,“我们刚到安州,听闻桑蚕集市热闹,便来看看新鲜。方才多有叨扰,还望苏郎君莫怪。”

“李郎君客气了。”苏云笑着摆手,目光越过李祈安,看向他身后探出头的璎璎,语气依旧温和,“这位娘子心思细,问的都是内行话,可见也是对这些手艺感兴趣。若是不嫌弃,我倒可以给娘子说说染色的讲究,咱们安州染丝线,常用涢水岸边的草木做染料,比如用槐米染明黄,用茜草染绯红,染出来的颜色不仅鲜亮,还不容易褪色。”

璎璎听得眼睛一亮,忍不住从李祈安身后探出半个人来:“那用桑叶能染色吗?我看集市上好多桑叶,要是能染出绿色的丝线,绣帕子肯定好看!”

“娘子这个想法好!”苏云眼中多了几分笑意,“桑叶确实能染绿,不过要选霜降后的老桑叶,煮出来的颜色更沉,不会发飘。只是桑叶染的绿线容易招虫,寻常很少用来做衣裳,绣些小纹样倒合适,又别致又有新意。”

李祈安听着两人对话,见苏墨言语间条理清晰,对本地桑蚕生意的细节了如指掌,不像是刻意攀谈的陌生人,才稍稍侧身,让璎璎能更清楚地和苏云说话,却仍站在两人之间稍近的位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他素来谨慎,尤其在陌生地方遇到过于热情的本地人,总免不了多几分留意,方才挡在璎璎身前,也不过是下意识护着她罢了。

方静鱼看出了这细微的小心思,悄悄拉了拉璎璎的衣袖,笑着打圆场:“苏郎君懂得真多,我们今天倒是沾了光,能听到这么多门道。要是往后买丝线、选布料,说不定还得向苏郎君请教呢。”

“好说,好说。”苏云爽快应下,“我家织坊就在城西‘锦绣巷’,门口挂着‘苏记绸缎庄’的牌子,几位若是有需要,随时可以过来找我。”

“城西?”璎璎眼睛一亮,像忽然寻到了熟人般,忍不住惊呼出声,语气里满是意外的欣喜,连握着帕子的手都轻轻晃了晃,“这可太巧了!我们这次来安州,就住在城西的来仪客栈,苏郎君竟然也在那附近,您知道这个客栈吗?”

苏云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眼底浮起温和的笑意,缓缓点头:“来仪客栈我自然知道,就在城西涢水巷口,那客栈虽小,却收拾得干净雅致,王掌柜的手艺也不错,他家的槐花糕很是清甜。说起来,我家的绸缎庄就在隔壁的巷子,与来仪客栈不过相隔一条街的距离,走路半炷香便能到。”

“真的这么近?”璎璎惊喜地往前凑了凑,又想起方才李祈安的举动,悄悄往后退了半步,却依旧难掩兴奋,“那往后若是想请教丝线染色的事,岂不是很方便?”

苏云看着她雀跃的模样,眼底的笑意更浓了些,语气也愈发亲和:“姑娘若是感兴趣,改日得空了,便可来我家绸缎庄。”

李祈安站在一旁,听着两人聊起街巷的细节,他紧绷的肩线稍稍放松,却仍没挪开脚步,只是对着苏云温和颔首:“多谢苏郎君肯费心,这丫头性子跳脱,若是往后真去叨扰,还望莫怪。”

“李郎君太客气了。”苏云笑着摆手,目光扫过璎璎手里攥着的那缕浅碧色丝线,又补充道,“对了,来仪客栈往南走几步,有个卖桑蚕糖的小摊,那糖是用桑叶汁和麦芽糖熬的,甜而不腻,还带着点草木香,姑娘们若是喜欢,回去时可以尝尝。”

璎璎听得眼睛更亮了,连忙记在心里:“好!我们逛完集市就去买!”

此时,不远处传来夏循的声音:“五郎,时候不早了,咱们先回去吧!”

李祈安点头应下,对着苏云拱手道别:“多谢苏郎君今日讲解,也多谢告知街巷的好去处,我们先行一步,改日再登门拜访。”

“好,慢走。”苏云笑着目送他们转身,目光在璎璎蹦蹦跳跳的背影上稍作停留,随即又落回摊位上的丝线。

璎璎跟着众人往前走,还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苏云,小声跟方静鱼说:“苏郎君人真好,还愿意教我染丝线,往后在安州,咱们也算有个熟人了!”

方静鱼笑着点头:“是啊,能遇到这么和气的本地人,也省了咱们不少麻烦。等查完案子,咱们再去锦绣巷找他学染线,不过你为何突然对此感兴趣?”

璎璎说着,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指尖轻轻挠了挠脸颊,语气里带着点小俏皮:“其实我笨得很,四肢不勤,之前家里嬷嬷教过几次针织,但是我绣出来,针脚歪歪扭扭的,连块像样的帕子都绣不好。我刚才听苏郎君说桑叶能染色,就忽然想着,既然能染布染线,那是不是也能染指甲呀?就像用凤仙花染指甲那样,染出来粉粉嫩嫩的,多好看!”

这话一出,方静鱼先笑了,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呀,满脑子都是这些新奇主意!凤仙花染指甲是老法子,可桑叶染指甲,我倒还真没听过,不知道能不能成。”

阿意也被她的想法逗笑了,眼底盛着笑意,认真思索了片刻:“姑娘这个想法倒是有趣。桑叶染布要选老叶煮水,颜色偏沉,若是染指甲,或许得用刚摘的嫩桑叶,再加点蜂蜜调和,说不定能染出浅嫩的绿色。只是桑叶的颜色不如凤仙花持久,怕是染出来的指甲,过个两三天就会掉色。”

“浅绿也好看呀!”璎璎眼睛亮晶晶的,一点都不介意,“夏天本就该穿浅颜色的衣裳,要是指甲染成浅绿,配着青布裙子,肯定特别搭!就算只能管两三天也没关系,反正集市上有的是新鲜桑叶,没了再染就是!”

李祈安看着她满脸期待的模样,无奈又好笑,忍不住开口:“你倒是会想,往常念书时,可没见你这么上心,染指甲的主意倒来得快。不过桑叶性凉,直接敷在指甲上,若是过敏了可怎么办?”

“不会的不会的!”璎璎连忙摆手,“我之前用凤仙花染指甲从来不过敏,桑叶看着比凤仙花还温和呢!再说苏郎君不是说了吗,加点蜂蜜调和,肯定没事的!”

李祈安看着璎璎满眼期待、连脚步都透着雀跃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罢了,看你这股子兴致,明天便去苏记瞧瞧吧。”

“太好了!谢谢五郎君!”璎璎立刻笑得眉眼弯弯,拉着方静鱼的手轻轻晃了晃,眼底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方静鱼也跟着笑,对着李祈安温和颔首:“放心吧,我们就去看看热闹,不会耽搁事的,傍晚前一定回客栈。”

说罢,几人便不再耽搁,顺着集市的人流往府衙方向走。安州府衙设在城中心,门前的街道宽敞平整,往来的百姓都行色匆匆,却也透着几分秩序。李祈安抬头望了眼府衙门前的石狮子,又看了看天色,对着众人道:“府衙里人多眼杂,咱们不便在门口等,对面有家茶楼,正好去那里歇脚,也方便等星遥和子皓出来。”

众人应下,穿过街道走进茶楼。这茶楼名为“清风楼”,共两层,一楼是散座,二楼是包厢,此时已坐了不少客人,大多是喝茶聊天的文人与等候官员的差役,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与点心的甜香。伙计见来了客人,连忙笑着迎上来:“客官几位?要坐一楼还是二楼?咱们这儿的云雾茶刚沏好,还有刚蒸的绿豆糕,要不要尝尝?”

“一楼找个靠窗的位置就好,再来一壶云雾茶,两碟绿豆糕。”李祈安说着,率先走向窗边的桌子,从这里正好能看到府衙的大门,只要星遥他们出来,一眼就能瞧见。

几人坐下没多久,伙计便端着茶和点心过来。青瓷茶壶里倒出的云雾茶,茶汤清澈,入口带着几分甘醇;绿豆糕做得小巧精致,咬一口满是绿豆的清香,甜而不腻。璎璎捏着一块绿豆糕,小口吃着,目光时不时望向窗外的府衙,好奇地问:“子皓兄和星遥都去了快两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出来呀?会不会是案卷不好查?”

“驾阁库的案卷堆得像山一样,又是六年前的旧案,怕比上次还要费些功夫。”李祈安端着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

璎璎点点头,又拿起一块绿豆糕,慢慢吃着。茶楼里很是热闹,邻桌的文人在讨论诗文,差役们在闲聊府衙的趣事,偶尔还能听到街上小贩的吆喝声,这些鲜活的声响混在一起,倒让等待的时光也不显得枯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