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字(第1页)
这日,崔尽忠引赵俨入殿。
赵俨本欲禀报玉门郡王之事,瞥见案边的舒窈。
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
上首萧承璟瞧略一沉吟道:“姜卿先退下。”
舒窈依言退出殿外。
殿门轻掩,赵俨这才上前一步道:“陛下!宇文博借陛下恩待姜氏一事,散布谣言,蛊惑人心……”
赵俨喉结滚动,想起谣言里那句色令智昏,身子猛地一矮,双膝重重砸在地上,豁出去道:“将士们血染黄沙,非战之罪,实因……”想到那些因谣言乱了阵脚而枉死的将士们,他额角青筋暴起,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一句,“姜氏身份敏感,还请圣虑裁断,以绝悠悠之口,以慰将士英灵!”
“宇文博……”这个名字从萧承璟齿间细细碾磨而出,浸满寒意。
良久,他起身,俯视着赵俨,眼底墨色深不见底的墨潭:“赵俨,你身为朕之骁将,不思为袍泽雪恨,反被谣言乱了方寸,问朕如何裁断一个女子?”
赵俨俯首。
头叩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再抬起时,额上泛起红痕。
他眼底痛楚烧灼,声音嘶哑:“陛下训斥的是!臣……愧对袍泽!”每个字都像从喉咙里硬抠出来的,“但求陛下……为枉死将士赐一道明旨,以稳军心!”
“你让朕杀女人立威?”萧承璟右掌狠狠掼在御案上,笔墨纸砚齐齐惊跳起来,“玉门早已是瓮中之鳖,断了他们的药材粮草,耗死他们便是!何须用这等下作手段!”
“至于军心。”他伸手一扶震得歪斜得笔山,“朕自会开内帑抚恤阵亡将士家小。”
殿门外,舒窈听得殿内砰得一声巨响。
下一瞬,殿门便被开启。
赵俨面色铁青地从殿内出来,看也未看舒窈一眼,一阵风似的掠了过去,转眼不见了踪影。
舒窈见赵俨行色匆匆,加之萧承璟一反常态地打发她出来。
两下里一合计,她便心如明镜。
二人所谈,十有八九是晋国余孽作乱之事,且这祸事闹得还不小。
如此看来,萧承璟对晋地的掌控,并没有她想的那么稳固……
舒窈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
念头纷杂,忽听耳边一声:“姜娘子。”
舒窈猛地回过神来,抬头一看。
崔尽忠不知何时已站在她跟前,脸上堆着那惯常的笑,躬身道:“劳烦娘子入内伺候。方才陛下下了旨,明日一早启程回营,奴才得去张罗车马仪仗等杂事,片刻耽误不得。”
舒窈本就不抱希望,崔尽忠会轻易放她脱身,乖顺地进了殿内。
唯一懊悔的就是,赵俨出来得太快,她都没看清殿外侍卫多少,站的什么阵势,拿的什么刀戟。
默然站回案旁,舒窈面无表情地捏起墨块,在砚池里转圈。
那厢萧承璟提起朱笔,在砚边顺了顺笔锋。
目光掠过她研墨的手,只一瞬便别开。
喉结微动,他低叹道:“行宫虽好,终非久居之地……”
说罢,目光已飘向窗外,再无着落。
舒窈恭恭敬敬地应了声:“臣女明白。”
实际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终于不用天天对着萧承璟了!
她急急抿住唇瓣,这才没让窃喜在嘴角荡开。
萧承璟瞧她长睫底下溢满了狡黠的光亮,既不舍得拆穿又不甘于疏离,添道:“晋都余孽既清,朕不拘着你。往后晌午,朕许你出文书院走动散半柱香。”
舒窈明知这恩典多半不简单,唇角弧度却怎也压不住。
“谢陛下恩典。”她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