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能太乖(第3页)
科长是位五十来岁的中年男性,身子有些发福,已是半头白发,看见她们来,热情地挨个握手,脸上堆笑道:“欢迎欢迎,欢迎市里的各位专家来我院指导工作,来来来,先到我的办公室喝几杯茶。”
下县城帮扶的都是三十岁左右年轻的主治医生,那点资历,在省城的大医院不够看,在基层单位,却被称呼上一声专家。
三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还要麻烦主任多多照顾了。”
在医务科的办公室寒暄客套了好一会儿,医务科主任让医务干事录入了她们三人的信息,简单介绍了一下县精神卫生防治院的情况。
这家防治院不大,只有七个病区,全封闭式,无开放病区,医务科人也少,加上科主任,统共只有两人。
录入个人信息后,医务科主任把她分配到第二病区工作,又亲自带她们三人去科室报道。
第二病区的科主任姓王,是一名四十来岁的女医生,卫生职称是主治医师,科室主任属于医院赋予的行政职称。
基层职称晋升难,也是大家不爱下基层的原因之一。
阮祯到这里报道后,又在王主任的办公室喝了几杯茶,了解科室的大概情况。
阮祯问:“病源大多是县城和附近乡村的老百姓吧?”
王主任喝着茶水,说:“也有路边精神不正常的流浪汉,被政府和警察送过来的,我们这个病区,有不少老患者,都是家里人不愿意接回去了,联系不上他们,就放在我们医院养着了。”
阮祯问:“怎么不联系第三方救助机构?”
王主任摇摇头,笑说:“我们这里哪有什么第三方机构啊?我们打电话和疾控、卫健局说,他们又和政府单位说,说来说去,也没个解决法子,各单位推来推去,最后还是在医院养着,要不然就睡大街去了。”
但每逢上级领导来县里督查,这些精神失常的流浪汉,又会被送回医院来。
对于乡村和县城来说,这些精障患者,要么见怪不怪,要么避而远之,相关单位只想着他们不惹是生非就好,哪里会管他们是睡大街还是睡医院?
若说城市里的精神障碍患者,几乎没有了身为人的尊严,乡镇乃至农村的患者,连能否生存下去,都成了问题。
*
下乡的第一天,阮祯大部分时间都在熟悉卫生院的人事关系和病患情况,几乎只有中午吃饭和晚上才有时间拿出手机,看宋尔佳的消息。
宋尔佳分享欲强烈,起床那刻,从昨晚做了什么梦,到晚上,米饭吃了多少碗,都会事无巨细分享给阮祯。
阮祯工作虽忙碌,闲下来时,会引用宋尔佳分享的消息内容,挨个回复她。
完全做到事事有回应。
阮祯要在乡镇卫生院这边待三天,夜晚,就住卫生院旁边的干部招待所,相邻两间房住的是她的同事,人生地不熟,彼此之间都有个照应。
她拍了张招待所的住宿环境,发给宋尔佳。
宋尔佳回拍给她一段小视频,还发给她一段语音。
阮祯点开视频看,又是四月她们相逢的那家私人会所。
她点开语音,喧嚷吵闹的背景音里,宋尔佳对着手机话筒道:“顾学姐又开party了,她喊我过来,我就过来凑个热闹了!”
阮祯微微皱了皱眉,在手机键盘里敲下:怎么不和我说一声……
犹豫了几秒,却又尽数删除。
彼此并未明确确认关系,她的掌控欲,不该这么强。
可心底到底有些介怀,毕竟,顾筱爱玩,每次开的派对,都不怎么正经……
“正经人谁来我这边玩啊?你可别在我跟前假正经。”顾筱倒满一杯酒,倚在吧台边,看了看舞池中央随着音乐节奏舞动的漂亮女孩们,又看了看旁边喝牛奶的宋尔佳,“你放心大胆地喝,看在阿阮的份上,醉了我会派人送你回家,我亲自送你到家门口,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