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3章 此子断不可留(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而如今天子,也在朝堂上对满殿大臣说李逸是拥立首功,说自己能有天下,李逸功劳最大。

“李逸是不想落的跟杨素一样下场啊。”

长孙无忌不太认同舅舅的看法,“李逸这么年轻,能有这么深的心思,甚至有这么大魄力捨得放下这些?”

“有些事无关年龄的,陛下十六岁统兵,十八岁起东征西討再无败绩,多少打了一辈子仗的將领,拍马都赶不上。

李逸呢,打小被道士收养,跟著学道,十六岁隨征战场,却对统兵有极大天赋,战谷州、守浩州,平山南、安关东,战河北、征代北,你看他这一场接一场的胜利,贏的多漂亮!”

“想当年杨素也是出將入相的本事,李逸这方面丝毫不比他差啊。可杨素在杨广登基时都六十一了,而李逸如今辅佐陛下登基,他才二十二啊。”

长孙无忌轻笑几声,

“这傢伙太畏手畏脚了,年纪轻轻倒跟个老头子似的。我们辅佐陛下,当初也是冒著满门抄斩的风险的,如今终於成功了,陛下也酬功拜相了,正是我辈大展鸿图的时候,”

“怎么能跟李逸这般?”

“我辈拼命,不就是为了如今这大权在握吗?”

“要是如李逸这般,那当初还何必冒那么大风险呢?”

“阿舅,咱们还是想想,如何把这直娘贼王给弄翻再说。”

王的那道封事,

高士廉走的时候,留在了长孙无忌的书房。

次日早朝过后,

王在门下省內遇到高士廉时,问了下他的那道封事有没有转呈给天子。

“已经替你转呈陛下了!”

“多谢高令公。”

几天之后,王发现了不对劲,便在侍从皇帝时,当面询问皇帝,为何对他的上封进諫,没有回覆。

“陛下说只有君臣相得,天下才能太平。说汉高祖以武功取天下,能够传国久远,就是因为任用贤臣之故,还说希望臣子们能够直言纳諫,使天下安定。”

“而如今臣上封言事,万言直諫,为何这么多天了,陛下却一点回復也没有?

难道只因事涉国舅,陛下便要循私祖护?便对臣的諫言,置之不理?”

李世民疑惑的望著神色愤然的王,

“万言諫书?朕没有收到。”

“臣將諫书当面交给高令公代为转呈,事后也询问过高令公,他说已经呈给陛下,怎么可能没收到?”王毫不退让,觉得皇帝只是隨口敷衍。

“陛下若能广开言路,虚怀纳諫,臣等必竭心尽力,然若只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岂不是寒了臣等进諫之心?”

李世民皱眉,

起身,背著手步。

“王卿,你把这件事细细道来,朕確实没收到高士廉转呈你的諫书,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事情也並不复杂,

听完后,李世民当即召高士廉前来。

“高相,这是怎么回事?”

高士廉也没料到这事翻船了。

他犹豫片刻,不承认王给过他那份封事。可谁料,王还有份手稿,甚至他把封事交高士廉转呈时,中书省还有两个吏员看到了。

事情水落石出,

李世民对高士廉很失望,先是將密奏扣下,现在还再次欺君。

“高相,你先停职回家反省,听候发落吧。”李世民长嘆一声,摆了摆手,让高士廉退下了。

看著王递上的那份封事草稿,看著上面事涉长孙无忌高士廉的諫言,

李世民陷入深深沉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