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第四大报(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不是我做的,是你老豆做的。”陈家华老妈林慧贞笑著说道。

隨著陈家华老爸陈兴將最后一个菜端上桌,四菜一汤摆的整整齐齐。

“爸,今天什么日子居然搞得这么丰盛?”

“平时就不能吃丰盛点了?”说著陈兴还开了瓶红酒。

“酒都喝上了,今天也不是什么特殊日子啊,不会是你们想再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吧?”

“去去去,怎么还开起爸妈的玩笑了。”林慧贞轻轻拍了一下陈家华的后脑勺。

陈兴也不再卖关子,高兴地说道:

“今天,《新报》的销量正式突破六万份,位列香江中文报纸销量第四位,仅次於《东方日报》、《明报》以及《星岛日报》。

如此喜事,我们当然得庆祝一下。”

陈家华竖起大拇指:

“厉害了爸!”

“这也多亏了你,如果不是你的小说,《新报》的销量也不可能增长这么快。”

“那也是老爸你经营有方。”

“好了你就不要谦虚了,当初你的建议也是关键,不然《新报》可能早就停刊了。”

看著眼前这个剑眉星目,朝气蓬勃的儿子,陈兴打心里骄傲。

从小就聪慧,十六岁考上了香江中文大学,十七岁就创作出《七侠传》而名声大噪。

隨后又一部《天下第一》巩固了他的名气,证明他不是曇一现。

去年大学毕业之后,又拿出一本盗墓题材的《鬼吹灯》,不仅在香江大受欢迎,弯弯还有南洋地区也是火爆异常。

这让他的名声在香江达到顶峰,香江文坛已经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陈兴当初的梦想,自己的儿子帮他实现了。

最难得的是,年少成名也不恃才傲物,一如既往的谦虚有礼,这是他们夫妻俩最得意的地方。

他们非常清楚,人品才是做人之本,立身之基。

除此之外,陈家华也不是个书呆子,还有著敏锐的洞察力。

1970年,陈兴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从《大公报》辞职,成立了《新报》。

本想著大干一场,但他还是低估了在香江经营一份报纸的难度,就算是他竭尽全力,销量最高也不过一千多份。

后面如果不是凭藉关係將梁羽生拉来连载他的小说,《新报》可能也要步其他小报短命的后尘。

但是陈兴也不可能一直撰著梁羽生,在连载完两部小说之后,他就又回《大公报》了。

之后《新报》的销量又开始下跌,到七三年的时候,都快要破產了。

后面是年仅十五岁的陈家华,突然找上他,和他长篇大论地分析了一番,总结过来就是,《新报》不能再学《明报》了,而应该学《东方日报》,以通俗娱乐为主。

陈兴没有因为自己的儿子年幼就忽视他的建议,细想一下还真没错。

本想学金鏞,但人家《明报》毕竟有他的小说支持,而且也因为其他的一些事情才铸就《明报》现在的地位。

隨著《新报》改变风格,销量果然开始变好。

后来隨著开始连载陈家华的小说,销量也终於开始爆发,到现在已经成为香江第四大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