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新科探花拜见贾母修罗场启动(第3页)
李崇微微頜首,便记住了周文仁这个名字。
又过了一会儿,数百名贡士联袂进入皇极殿,而李崇高坐龙椅之上。
这些贡士先是跪地叩首,向御座上的李崇行礼,然后依次来至自己的座位之前。
隨著戴权沉声喊道:“殿试开始。”
这些贡士这才纷纷落座,望著桌上的策问试卷,开始了他们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李崇坐在龙椅之上,虽说他已经主持了好几回殿试了,但还是觉得百无聊赖。
这时候的他,才终於理解了上一世,那些监考老师们的无奈和辛苦了。
李崇斜坐在龙椅上,压低声音问戴权。
“周文仁是哪一个?”
戴权望了望周文仁的座位,不动声色的躬身指给李崇看。
李崇顺著戴权的手指望去,只见周文仁相貌俊朗,气质出眾,卖相真真不错。
李崇便在心里琢磨著,这周文仁是个会来事的,又出身东南,还是寒门子弟,若是他才学果真不错,或许可以赐他一点恩典,將他树立成一个典型,来进一步收拢东南士子的人心。
依照大乾科举制度,殿试只考一天,日出时分进殿应考,日落时分收卷,考生离场出宫。
而第二天,便是阅卷,排名次。
至於第三天,则是放榜的日子。
殿试后的第二天,李崇担任主阅卷官,一眾內阁大学士,以及翰林院饱学之土,则纷纷担任阅卷官。
又因为殿试並不淘汰任何一名贡士,只是將他们做一个最终排名,故而殿试不用糊名,也不用誉抄。
只是由那些阅卷官,依照考卷水平,排出名次来,交由皇帝御准即可。
而殿试的前十名,则是独属於皇帝的权柄,任何臣子不得僭越。
故而此时的御案之前,便整整齐齐的摆放著十二份考卷。
为什么是十二份,而不是十份呢?
那是因为皇帝肯定是要挑选一番的,总不能下面人报上来的是谁,皇帝便选谁吧?
十二份考卷,李崇逐一翻阅,果然看到了周文仁的名字。
李崇微微頜首,心说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看来这个周文仁,不仅会来事,还是个有才学的。
看完这十二份考卷,李崇闭目沉思,在心里將这十二人做了个简单的排名。
依著才学而论,周文仁大概能排到第五,或者第六的样子,总之是进不了一甲头三名的。
但所谓科举,从来都不是只看才学,还是要看政治的。
毕竟不管是科举,还是別的什么国之大事,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政治而服务的。
而周文仁以才学而论,虽然进不了一甲,但他出身东南,又是寒门学子,这便是他的加分项了。
李崇甚至还想著,听说这个周文仁尚未娶妻,似乎可以在宗室女子,或者是勛贵女子之中,为他择一良配。
如此一来,无疑对收拢东南士子之心,有著不小的助益。
李崇斟酌再三之后,便提起御笔,在周文仁的考卷上,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丙字。
所谓甲乙丙,甲便是状元,乙则是榜眼,而丙无疑便是探了。
也即是从这一刻起,周文仁从半年之前,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穷酸秀才,一跃成为大乾朝的新科探。
人生际遇之奇妙,还真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第三日,便是殿试放榜的日子,此榜为了区別於会试的杏榜,乡试的桂榜,故而又被称为皇榜。
殿试放榜与乡试和会试不同,又有著截然不同的规矩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