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晴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罗翊琛下了飞机,经过行李转盘,又走到抵达大厅。最初几次回国,他总会下意识地朝接机的人群望去,隐约期待着一个不可能出现的身影。后来次数多了,期待被磨平,他已能毫无波澜地径直走过,直奔上车点或其他交通方式。

这次,他远远便看见一个穿着得体的年轻人举着平板,上面清晰显示着他的名字。年轻人见这不凡的气质向他走近,立刻扬起热情的笑容:“罗总,你好!我是郑总的助理,叫我小欧就好!”

那股扑面而来的朝气让罗翊琛微微一怔,仿佛看到了初入职场的自己。虽然他自认还算年轻,却仍被这种纯粹的青春气息触动。原来变得沉稳的代价,是许多无声的成长铺就的脚印。

“郑总今天临时陪太太去产检,实在抽不开身,特别嘱咐我来接您。”小欧语气恭敬地解释道。

罗翊琛早在开机时就看到了郑祁安发来的致歉信息,他其实并不在意。郑祁安比他年长几岁,是他首次外派时认识的同事,因同是s城人而相熟。郑祁安驻外期满后便回国发展,是罗翊琛极少还保持联系的老友。

认识郑祁安时,对方刚过而立之年,已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儿子。他常和罗翊琛分享自己与大学同学出身的太太相识相恋的日常。

听着那些平淡安稳的琐碎,罗翊琛总会恍惚地想,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他和任悦是否也能过上这样细水长流的日子?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后来郑祁安决定回国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多陪伴家人。如今时隔七年,妻子再度怀孕,夫妻俩更是格外小心。罗翊琛本觉得不必如此麻烦,但对方盛情难却。况且,他也怕自己独自在城里转悠,会不由自主地走向那些刻满回忆的旧地,纵容自己沉溺于过去。

小欧利落地接过行李,引着他走向地下车库。一辆低调但线条流畅的黑色奥迪a8l静候在一旁,内饰精致,空间宽敞,恰到好处地符合他们的身份,又不显张扬。

罗翊琛特地选择周六落地,就是为了特意预留了时间拜访老友,反正工作也不急迫。司机先送他到下榻的酒店稍作休整,待郑祁安那边安排妥当后再接他去聚餐地点。

随后郑祁安来电,客气地询问是否介意在家用餐,因担心妻子身体不便外出。罗翊琛自然毫无意见,毕竟聚餐地点于他而言,只是他准备的礼物是

车子平稳地停在一个颇具格调的艺术工作室门前。看清车牌后,一个脸蛋圆润、眼睛大大的男孩自己走了过来,后面跟着的老师捧着画具,将他交到助理手中。

近期郑家夫妇无暇亲自接送,都是助理代劳,省去了确认的环节。

看清车牌的郑昊辰小朋友随机动身,后面跟着的是画画班老师,捧着一些教具,把他接到助理手上。

助理将画具放入后备箱,让郑昊辰先上车。车门打开,男孩看到车内的罗翊琛时眨了眨大眼睛,显然有些意外,但立刻展现出了良好的教养,自然地打招呼:“您好,叔叔!”

罗翊琛其实是见过他的,在郑祁安发来的全家福里,那时他还是个被抱在怀里的幼儿,如今已长成小大人的模样,并且即将成为哥哥。他能看出这孩子非常懂事,即使父母因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而暂时疏忽了他,也未见抱怨。

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据说每个长子女都曾享有独享的宠爱,面对突然出现的弟妹,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坦然接受。父母此时的引导至关重要,与兄弟姐妹的相处,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持续的课题。

罗翊琛和任悦都是独生子女,虽避免了这类问题,却也意味着他们必须独自承担一切,失去父母便是失去了全部的依靠,直至走到如今的局面。

他的思绪被回到驾驶座的助理打断。小欧笑着对男孩说:“辰辰,这是罗叔叔。”语气友善,意在让孩子完成礼节。罗翊琛本想说不用客气,他对晚辈的称呼并不讲究。

“罗叔叔好!”郑昊辰反应更快,而且没有像许多孩子那样强调“我已经叫过了”,罗翊琛对这孩子超越年龄的成熟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欧不想让车内气氛冷场,积极地寻找话题,和郑昊辰聊起接下来的安排——和罗叔叔一起回家和爸爸吃饭,问他今天美术课学了什么,并解释爸妈今日的忙碌,作为无法亲自来接他的解释。

从孩子的回答中,罗翊琛能看出他是个思维清晰、反应机灵的孩子。

“那,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妹妹呢?”这是郑昊辰在整段对话中唯一的提问,他略带委屈地补充道:“爸爸妈妈不告诉我。”

罗翊琛不禁莞尔,温和地问他:“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妹妹呢?”

“罗总,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