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2页)
在被姜凝月拒绝之后,对方也没别的想法。
既然各国都没有兴趣兴建教学楼,那么姜凝月干脆就不搞什么新校区了,直接召集滇省、桂省的高校开会,让有条件的大学增加‘中南学院’,专门录取、教育中南半岛的学生。
如果效果好的话,可以在起全国推行。
2028年6月8日,央视新闻。
第一路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暹罗曼谷的一所高中,此时此刻,暹罗全国有8万考生选择参加‘中华与中南半岛联合高考计划’。”
考生:“我一直喜欢中华文化,一直想要去中华留学,现在知道有这个‘联合高考计划’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
第二路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缅国的仰光,缅国自教育改革之后,高考时间已经与我国相同。次此时此刻,全国七十二万的考生,正在考场内进行考试……”
考生:“我的第一志愿肯定是中华的大学……”
这条新闻自然也上了国内的热搜,国内网友顿感惊奇。
【现在高考已经那么激烈了,又多了上千万人进来?】
【这些学生是考入滇省、桂省的‘中南学院’,不和国内的抢名额。】
【滇桂两省的学生有福了。】
【百年大计啊!以后中南半岛各国的知识分子,可就都是中华培养的了。】
第448章中南半岛(3)
第七国际第一个‘攻克’的国家是‘暹罗’,随着亲华派成功上台,姜凝月和暹罗代表进行了会谈,着重商讨‘克拉运河’的建设工作。
暹罗想搞,只不过,他们想的是中华投资,他们享利。
简单来说,‘背黑锅你来’、‘过路费我收’。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想让中华全部投资,那么至少这个运河要交给中华运营99年。
28年7月5日,钱局委到访中南半岛各国,姜凝月这个亚洲司司长随行。
此次访问着重对‘克拉运河’、‘中南半岛区域发展银行’等问题上进行了讨论。
钱局委明显感觉,中南半岛各国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特别是暹罗、高棉、南越等国,原本很多摇摆不定的态度,也变得十分亲华。
第一天的会谈结束之后,钱局委颇为感慨的看着姜凝月,
“你们亚洲司的工作做得很好啊!”
“都是领导们的功劳。”
姜凝月笑着说道,“只有国家强大了,外交工作才好做,我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事情。”
钱局委感慨道:“在我退休之前,克拉运河能够开始修建,区域发展银行能够达成协议,那我也算是没什么遗憾了。”
姜凝月望着钱局委的一头白发,也不由心生感慨,偷偷摸摸地问道:“局委,您退休之前是不是可以给我把字签了,让我回海州。”
钱局委一脸无奈,“你怎么老想着走呢?我们外交部亏待你了?”
“嘿嘿,没有。”
姜凝月哪敢说这种话,她只是单纯想要回海州而已。
“再说吧,再说吧。”
钱局委根本不想答应姜凝月。
不过,他也不得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如果姜凝月今年哪怕是42岁,他也能努努力,让她成为外长。可惜,她太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