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8和自己较劲(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有时候把问题留给时间去解决,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他都想好了,成亲之后,他和杨茹雪先搬出去住,等生下孩子之后,再抱着傅家长孙来讨父母欢心,看在长孙的面子上,他爹娘会更容易放下成见。

可是杨茹雪不赞成这个办法,她说,没有长辈还健在,儿子儿媳就要分家单过的道理,会惹世人耻笑。

“你因为我,已经背负了很多流言。”她道,“我不能再让你背上不孝的骂名。”

听上去,似乎全是对他的关怀。

可傅翊并不需要这样的关怀。

他对父母孝还是不孝,并不在于是否住在一起。

他也不在意外界会如何议论他。

不管是流言也好,还是暂时分府另居也好,在傅翊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如果杨茹雪实在介意,那他也可以想其他的办法,比如先调任外地,做几年地方官。

谁知,杨茹雪听到此话,更不赞同了。

“我怎能让你因为我,放弃这京中的大好前程,跑去做那没有前途的地方小官?”

傅翊眉头狠狠一蹙。

在他的认识里,杨茹雪不该如此浅见。

大梁朝,凡是有作为的内阁官员,几乎都是从地方官做起的。

反倒是那些在京城各部门打了几转就直升内阁的人,格局是有,但因为少了几分务实,所以提出的举措,大都不太贴合民生实事。

在傅翊的打算里,无论成不成亲,他都是要去地方上历练几年的。

“有没有前途,不在于做京官,还是地方官。”他道。

“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杨茹雪道,“若你是在其他部门也就罢了,可你现在是在中书省,日日在陛下跟前露脸,几乎是一年一提拔。”

“这样好的差事,别人求还求不来,你怎么能主动放弃?”

傅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看着眼前的这张脸,脑海中,却响起了另外一道声音。

曾几何时,他和阮平也讨论过仕途前程的问题,阮平是个胸无大志的小废物,她对人生的追求,就是每日吃好的、吃好的、吃好的,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

至于穿着和住所,只要能保暖、能遮风挡雨就行。

所以在她心里,钱,够花就行了,前程,是大是小都无所谓,只要自己觉得高兴、觉得有成就感,就行了。

这也是傅翊所想。

他勤勉办差,从来不是为了做多大的官,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

官职晋升,只是他实现抱负的过程中,顺道获得的锦上之花。

可是,杨茹雪却把官职看作是最重要的东西。

这与傅翊的想法背道而驰。

理念不合,再交谈下去也是徒劳无益,傅翊主动停止了这个话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