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2页)
他连忙拒绝:“不必了,昨晚孟老哥送我的杨倩就很不错。”
孟建国拍着马屁:“想不到老弟还是个对感情专一的人。”
看着周鸿涛被司机搀扶着离开,张大华询问道:“孟镇长,你找的这座小靠山,靠谱吗?”
孟建国把玩着钥匙扣上的U盘,里面装着周鸿涛权色交易的证据,冷笑道:“只要周鸿涛不甘心葬送自己的大好前程,我们就可以一直利用他。”
。。。。。。
第二天一早,周鸿涛乘着专车前往森口镇政府。
昨晚一行人约定早上在政府门口汇合,简单寒暄几句后,一同前往山区视察工作。
张大华从孟建国那里了解到周鸿涛可靠,也没再藏着掖着,平日里秘密进行的工作,被周鸿涛看到后也没有停下来。
周鸿涛穿过一条林荫小道走进后山,看着数十名伐木工锯着粗壮大树,有些甚至在现场打磨工具,冒出的火星四溅,更有甚者将抽完的烟头随意丢到地上。
周鸿涛的余光悄悄观察着孟建国,见他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不禁觉得可气:“工作人员这么随意,就不怕再次引发山火?”
“老弟教训的是”
张大华打着马虎眼,冲着工人喊道:“工作的时候小心点,要是再燃起山火,连我都保不住你们!”
察觉到气氛僵持,孟建国笑着道:“政府里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犯错,这件事不归周老弟管,为什么要自添烦恼,咱们真正该关心的事在半山腰上,我带你去看看。”
周鸿涛点了点头,随行着前往半山腰,来到了一处工厂前。
张大华介绍道:“这片地盘上有四个造纸厂,虽然分工不同,但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造出源源不断的纸巾。”
周鸿涛绕着几座工厂转了转,发现每一座工厂后方都留有一个排水口,细长的黄色污水从管子里流了出来,顺着一条小溪向山下流去,还能嗅到刺鼻的硫酸味。
张大华走上前,指着山顶说道:“山顶处有一个泉眼,流出的水形成了这条小溪,虽然水量少,但加上地下水也基本够用,主要是能够节约成本。”
周鸿涛眉头稍蹙,好奇道:“既然想要节约成本,为什么要把一座完整的造纸厂分成四个厂子,岂不是多此一举?”
“这叫化整为零。”
孟建国接过话茬,解释道:“一座造纸厂造成的污染远远高出指标,但把一座厂子分成四个,可以均分污染量的同时,又能符合污染指标。”
周鸿涛恍然大悟,总算明白什么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