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有时遇不到歇脚的驿站,冯夫人准备周全,亲自挑了个祁家的马车,改了内里,皆铺绒毯,放软枕,方便祁泠休息。侧旁置了低矮木柜,抽屉里是各式各样的果脯点心,还有几壶方熬好的甜水,能放上几日。

祁泠从车窗探出头。

她往日不常出门举止端庄的母亲站在门前,抬起手来,同她挥别。

祁泠控制不住眼眶中的泪,随其滚下,探出肩膀,也同冯夫人挥了挥。

母亲啊,阿泠不在的日子,好好用膳,带着漪漪一起,不要感到孤寂。

直到马车转了个弯,再看不见站在小祁府前的冯夫人。

祁泠回过身,她按下银盘要给她擦眼泪的手,忍着心中想要打道回府的念头,趴在冯夫人准备的软枕上哭了一通。同时在心中将祁清宴骂了个狗血淋头,要不是他,她还能在家中多呆些时日。

等走到城门口,祁泠渐渐缓了过来,银盘倒了两碗甜水,主仆两个一人一碗慢慢喝了起来。马车却停下,坐在车辕上的仆妇朝内道:“娘子前面有一队人。”

马蹄踩在冻得发硬的地上,发出一连串又闷又响的声儿。祁泠掀开车帘,有一阵子没见到的何岫裹在长袍里,冬日穿得多也不少面上昳丽。

他对着讶然的祁泠拱手一礼,灿然一笑,“娘子,又见面了。”

何岫怎么会在这,没回到宣城去么?

祁泠脑子没转过弯来,“你——”

“娘子可是想问,我为何会在这里,不是应当早早回了宣城去么?”何岫笑着道,一双眼中亮晶晶的。

祁泠点点头,想说正是如此,他已然贴心地解释起来:“母亲前几日吹风着了风寒,恐路上更严重,宣城那边祖父尚好,遂拖了几日再启程。”

“二夫人怕娘子独行害怕,正好我与家母还未出发,便定下一日离建业。娘子要去淮陵,与宣城一个方向,我们可一起走上三四日,在永安城分开,届时娘子再走大半日就可到淮陵。”

是母亲的意思,祁泠眼帘一抬,目光远眺,何家的人与护送她去淮陵的人数差不多。

但她自己走,路上只她一个主子,遇到事都要自己决断,还要担忧出没的山匪,两家一同走就安全多了。

“娘子愿意否?给在下同行之机。”

何岫打断了祁泠的思绪,她回首只见郎君笑如灿霞,没什么不能答应的,其实是她占了人家的便宜。

她记得淮陵与宣城虽是一个方向,却不大顺路,若按照何岫这么说的走下去,他们回宣城的时日会更长。

祁泠颔首一礼,“那便劳烦何夫人和郎君了。”

何岫笑着说没什么麻烦的,驱马走远了。祁家二房的护卫首领走前得了冯夫人的令,知道情况也不惊奇。何岫重新分配了一番,两家的护卫在前、在后、在周围的皆有,比原来更妥帖。

等到午歇时,祁泠下了马车,带着几盒点心去拜访何母。

何母的马车上还有何家长子何岫兄长的儿子,瞧着年岁约莫有十岁,很是活泼好动,看见祁泠上来嚷着好看姐姐。

祁泠行礼问了夫人安,何母诶呦一声,拉着祁泠过来坐在旁边。

听祁泠说谢过捎她一路时,何母真诚笑了起来,“哪里要谢什么,两家能认识就是缘分,你不嫌我们粗鲁便好。瞧他那样,正愁没东西嚼嘴打发时候呢,你来的真好——”

何母的孙子开始吃祁泠带过去的糕点了,嘴甜夸着祁泠漂亮,糕点好吃。

何母对祁泠的态度一如既往,仿若两家议亲又不成的事全然没发生过。祁泠因此平和不少,笑着说:“阿泠那里还有许多,都是母亲带的,怎么也吃不完的,正好一同吃。”

怪不得冯夫人带了那么多,原来早想到这处了。

祁泠没有亲母,不懂事时总是偷偷难过,但如今也释然了,冯夫人对她,已经做了亲生母亲能做的一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冯夫人想到的不止于此。

一路避嫌,祁泠没与何岫长久相处,两人只是碰见时叙两句话。但祁泠总是带着银盘去找何夫人,走了三日,同何夫人的关系近了许多。

何夫人也会主动喊祁泠阿泠,前方便是永安城,两家寻了官驿住下。

祁泠与银盘下楼用膳,遇到等待许久的何岫,他迎上前问:“娘子打算何时走?”

祁泠浑身疲惫,上次二房一家从江州回建业,她陪着冯夫人,因着冯夫人身体不好,一路上走走停停,几乎走一天在驿站歇一天。

这回却是日夜不停赶路,好不容易遇到官驿,她打算歇歇,以为何岫这般问是他们急着回宣城老家,于是歉意笑了笑:“我太累了,打算歇一晚,明早再去淮陵,你祖父的事着急,你们先走吧。”

“不是,”何岫道:“母亲也劳累,我想着让母亲留下歇两日,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送三娘子去淮陵?”

“这……”知道对方是好意,但祁泠上次因为相信祁清宴,由着他帮,最后险些把自己搭进去。

祁泠也有几分学聪明或者更警醒了,察觉何岫怕是对两人的婚事没彻底死心,他们是急着回老宅的,何母看起来精神不错,没有要留下的意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