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心怀坦荡(第3页)
“你这辈分瞎叫的,新皇后是南昭王的亲弟弟,当今圣上也得唤南昭王一声大哥的。”
“黎家也是不得了了,你说说到底怎么托生的,祖上显赫到了如今,都说富不过三代,这都多少代了,又出了一位皇后。”
“那也是黎家该得的,你没听黎王爷刚说的,打了半辈子仗,都是拼出来的功绩……”
“书都瞎读狗肚子里了,忠什么周家?听都没听过的周家,信他?呸!”
可不是嘛,说周家慈善说周家忠心大历,但周家对大历有什么功绩?时下百姓半分都不知道,听那读书人说来说去就是捐了一些书,让他们免费抄书,别的呢?
黎家捐书、修路、盖救济院,父子还亲自上阵杀敌。
不信黎家,信周家,那才是眼瞎。
黎王爷带孙儿进城,刚门口报了身份,州城的知府来接了,又是好一通的麻烦事——黎南漳不爱同文人官员打交道,就是听别人奉承都难受。
一推二五六全交给了孙儿,美其名曰你读书,要是以后当官了,这等差事少不了,好好历练去吧。
黎大郎就和知府应酬,硬是住了一晚,修整了,第二天连忙出城上路,继续往京里去。
黎王爷骑马走在路上,是唏嘘叹气,“来时是看你二爷爷和小叔叔们的,走到一半身份又给老子换了一茬,还要进京奔丧。”
不过算日子,等他们到京里,先帝灵柩已经下葬了。
黎大郎不说话,坐在马背上也发愁,少年稳重的脸,苦大仇深,黎王爷一扭头看孙儿这副模样吓了跳,说:“想什么呢?”
“爷爷,二爷爷在家时还说功高震主,圣上是要拿咱们家下刀,可到了如今,二爷爷成了皇后,咱们家不是更花团锦簇了?”
这一番言论,很是‘黎南珠风’,黎王爷没怕,而是乐呵了,像是弟弟在他跟前念叨那些。
面对孙儿说:“哪能什么好事辈辈代代都落在咱们黎家头上?咱们黎家人做的就是秉持祖训,有本事的那就爱国、忠君,没本事的踏踏实实过日子。”
“至于别的,无愧于心就好。”
黎大郎想了一通,重重应是。
祖孙一路到京里已经九月底了,先帝果然是下葬入了陵寝,周家的事情也悬贴了告示,那等谋逆的贼人,这等下场那是罪有应得。
还未到城门前,就有人来接。
信七接的,见了老王爷就单膝跪地行礼。黎南漳让起来,说:“南珠得到消息了?京里日子怎么样,他好不好?”
“主子前几日就得到消息,派小的天天候着。日子小的觉得挺好,平平安安没什么大事,主子过的好不好,王爷您亲自问就知道了。”
黎南漳一听信七这么说,就知道弟弟都好着,还能开得了玩笑,一道进京先。
“主子说,王爷一路风尘,让您先进宫,宫里什么都有。”
黎南漳哈哈笑,还以为弟弟说,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先回王府换洗,结果是让他先进宫。
这是想他了。
一路说说笑笑到了皇宫,东西一一检查,侍卫一部分先回王府,黎王爷带着孙儿先进。
到了永双殿,大老远的就看到有人迎了上来。
黎大郎道:“爷爷,是二爷爷。”
“哥!!!”黎南珠听小太监说人到宫门口了,就坐不住,丢了历延年就往大殿门口来,说他溜达溜达别管他。
这不,刚在殿前白玉石广场瞅到人影,黎南珠认出来就迎了上去,走的飞快,衣摆都飘。
兄弟二人在广场上见的面,互相拍彼此胳膊,黎南珠列了个大嘴笑的一口白牙高兴,黎王爷不遑多让。
“诶呦大郎个头又长高了,这么大了。”黎南珠抬手就摸大郎脑袋。
黎大郎是硬着脑袋由着二爷爷摸。
宫人太监见了,全都低着头就当没看到这茬。谁敢提醒皇后娘娘规矩礼仪啊?圣上都不在意这些,他们可不能犯了浑。
“走进去说,我还等着哥你们到了一起吃。”黎南珠说。
黎王爷听弟弟还没吃,说瞎闹,这都几点了。
“才一点多,我刚吃了好多点心,不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