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秀明答应着跑出去,林晓慧回屋把兔皮盆子拖进卧室,支起小饭桌。又去挖了一碗辣椒酱放桌上,孩子们也端着碗过来了,每人碗里都盛着点菜,林晓慧把他们的菜都倒进锅里,待锅又开了开始给他们盛菜,让他们去屋里吃。看着王秀娟没来,让王秀明去叫来一起吃,林晓慧端着锅进屋放地上,告诉孩子们谁吃谁舀。

真香啊!没等林晓慧抒发一下感情,孩子们开始第二轮盛菜了。这些孩子除了王秀娟,最大的不过十岁,小的也六七岁了,个顶个的能吃。第三轮开始速度慢下来了,最后锅里一点汤也没有剩下。

吃饱喝足了,连王秀娟都撑的打嗝,要知道这个锅是个七印锅,都吃完了是不是说自己做的好吃呢?王秀娟不好意思的说"晓慧姐,我太能吃了嗝"边说边打着嗝。"好了,不说客套话了,大家伙吃好喝好就是对我厨艺的肯定"林晓慧发言道,"晓慧姐,不是你厨艺好,是肉香"花全说。林晓慧看着其他孩子都在点头,做出恶狠狠的模样,手指弯曲伸出去"吃了还说厨艺不好,还我肉来",向小孩们冲去,瞬时屋里响起大呼小叫声夹着孩子们的笑声。

邻居们在外听着都相视一笑,由着这些孩子们打闹。笑够了玩够了,各回各家。林晓慧熟好皮子,日子步入了正常,二期兔子下了八只崽子。

林晓慧觉得日子有些无聊时,突然接到通知,中午去水井屋子那儿开会,林晓慧的心提起来了,生怕自己卖兔子的事被揪出来。提心吊胆的去水井屋子那儿,看着早到的人们都在问为啥开会,自己找个角落站在那听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妹子,你来了"李嫂打着招呼,"来了,李嫂你知道咋回事么,怎么没有苗头就开会呢"?林晓慧急着问,"没事"李嫂拍拍林晓慧的手说。林晓慧的心放了一半,心想:不会是运动提前了吧!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连自己都能生死未卜的来到这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事。

听张大妈讲了开会内容,那一半的心才放进肚子里。第一件事就是前段时间鲁省北部特大洪涝灾害,农作物颗粒无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筹集物资支援灾区。第二件事就是鲁省的上山下乡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要求广大知识分子、青年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为我们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张大妈激情澎湃的讲完,又讲了居委会领导做出的决定,从十一月一日开始报名,去报名青年胸带大红花,居委会敲锣打鼓的欢送。

林晓慧知道上山下乡这事,可不知道这么早就开始了,心里惴惴不安,毕竟自己也是知识青年中的一个。

听见一个老太太咳嗽声,接着听见老太太说"他张大妈,建设祖国我是一百个愿意,我家的情况你们也都知道,我们老两口膝下就保根一个独孙,但凡还有个我也让他去做贡献,能和领导说声免了我家的名额么"。

"哎呀,看你老说的是那里话,街里街坊的谁不知道谁家啊!老太太你放心,你家保根不会去,政府说了,家里是独子的不用去,在家也能做贡献"张大妈接着对大家伙说"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不论男女够了年龄都希望去一个建设祖国。我也希望大家伙支持咱们片区的工作,都争当积极分子,不做落后分子。还有咱们片区有三个青年不用去,李保根、林晓慧、王东生,他们三个不用我多说吧!都是老街坊了,知道是个什么事儿就行了"。

散会后林晓慧心情并不轻松,她弄不明白不是运动来了才开始投身农村、建设农村吗?李嫂见她在哪儿发呆,拽拽她的衣袖低声说"回神了",林晓慧转头看着李嫂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开始上山下乡了呢"?李嫂叹口气道"听说外面早就开始了,我们这儿算晚的。回吧!不要想得太多,高低你不用去是个好事","是啊"!林晓慧向李嫂笑着摆摆手往家走去。

第9章做糕点

这场突如其来的上山下乡运动打乱了林晓慧的计划,兔子明年不能喂了,目标太大了。林晓慧再三思索,决定有空时做出两份糕点看能卖吗?

母鸡开始下蛋了,林晓慧晚上用陶瓷盆烧上两块煤球免得冻死兔崽子们。

在人们议论声中十一月一号来了,林晓慧在居委会大门外看,她以为人们不排斥上山下乡,但也不见得都支持,林晓慧没想到是自己低估了这时代人们的革命热情,青年们争先恐后报名,都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

林晓慧被这热情感动着,看到许多因为年龄小而被拒绝的青年流着眼泪出来。她看不下去了,往家走去,虽然感动但不足以让她放弃现在的生活。

回到家,刚坐下缓口气,听见敲门声,拉开门见是王婶,忙让着屋里坐,坐下后王婶叹口气说过来的原因,王秀花要结婚了。林晓慧好奇的问"秀花姐找的那儿的婆家",王婶说"是铁厂的",林晓慧说"铁厂好呀!工资高",王婶说"好什么好,长得五大三粗的、黑不溜秋的,跟酒厂那个没法比","王婶我觉得吧这过日子冷暖自知,不管怎样日子是秀花姐自己过,她觉得好才是好"林晓慧劝解着王婶。

王婶说这事定的急,定在正月十六结婚,有些票需要借,希望林晓慧这里能帮着挪几张票出来。林晓慧很干脆的说"糖票、布票年底领时我给留着,工业券我这还有两张先拿给你,棉花票还有一张,别的没有了"。林晓慧说完去卧室拿出票递给王婶,"行了够了够了,有你这些票,总算是凑够了"王婶忙说道。"那行,年底去张大妈那儿领了票我一准给你拿过去"林晓慧痛快的应承着。

王婶走后,林晓慧用篮子装满了鸡粪放在厨房里,里面养着蚯蚓,篮子四周用锯末围着以免冻死蚯蚓。

每天喂兔子喂鸡,五只母鸡一天三个蛋,有时候能捡四个蛋。

心静下来了,开始和面做沙琪玛和小酥饼,做好沙琪玛和小酥饼放在盘子里晾着,嘴里巴巴的低声说着外语,自己开始伸展着身体做瑜伽,林晓慧还有一个本事她学了半年的散打,学的多半是打不过就跑的招数,在这里也够用了。

晚上去挑水,见到李嫂打个招呼,抽空问李嫂"晚上有空吗?能聊聊吗?","有空,你来吧"!李嫂简短的回答后各自分开。

吃过饭,林晓慧挎着篮子去李嫂家,这次开门的是个小男孩,进屋见李嫂正在补衣服,李嫂放下衣服领着林晓慧去卧室,林晓慧从篮子里端出沙琪玛和小酥饼,让李嫂尝尝怎么样,李嫂一样吃了一块惊讶的望着林晓慧说"妹子我一直觉得你是个伶俐人,没想到你有这般好手艺,直说吧!卖多少钱","李嫂我直说了,这些都是用白面做的,费糖费油。我呢准备卖方子,其实做法很简单,我可以教你家孩子学着做"林晓慧慢慢的说出自己的打算。"妹子你真的能教给我家孩子"李嫂激动的问,"真的,我会教你家孩子的,但是李嫂咱们丑话说在前面,方子一张我卖二百块,每三个月我会再出一种或者两种新的方子,还会卖给你们,而且你们卖出去一份给我二分钱提成"说完自己想说的话,林晓慧望着李嫂等她回答。李嫂说"这个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和头哥商量","我明白,要是答应了不能在这里做,得找个放心的地方,再盖个烤炉,有些糕点需要烤制"说完林晓慧把盘子收了告辞离开。

林晓慧走后不久,李嫂也挎着篮子出去了。

第二天就有通知来要捐款捐物,林晓慧出去看大娘婶子们捐什么,大多数捐钱,也有捐粮票的,她们这条巷子基本上捐粮票,林晓慧回去取了一斤粮票捐了。

捐款捐物结束后,听说她们这个片区得了表扬,说她们片区群众思想觉悟高、团结、一心为集体,号召别的片区向她们片区学习大公无私的精神。

要收大白菜了,林晓慧拿着刀砍白菜,砍完白菜放进杂物间里靠墙摆好,把萝卜、胡萝卜,堆放在杂物间里和南瓜放在一起。

李嫂没有信,难道是自己要的价高,算了,再另想它法吧!

到月底买粮日子了,又要买大白菜,和王秀花一商量,先买粮食,下午买大白菜。起来匆匆吃了口饭就推着独轮车和王秀花买粮。北风呼呼刮着,俩人到粮站门前,排队的人很少,都冻的跟鹌鹑似的缩着脖。粮站开门挺早,称粮食很快,林晓慧这次没买白面,要的玉米面和红薯,把两家的粮食装在独轮车上推回去,看天早的很,干脆卸下粮食去推白菜。林晓慧和王秀花提着粮食回屋放下,就推着独轮车去菜店,俩人刚排上队就听见有人喊"秀花",林晓慧转头见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过来"真是你啊秀花,买白菜",王秀花红着脸说"嗯","你俩去太阳窝暖和去,我来排队"汉子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