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1页)
“我家柱子回来也说了,不仅带着一起玩还给吃西瓜呢,一人一大块出手可大方了。”
四五个妇女老人,坐在一起讨论这几日赵静舒教村里孩子读书的事。
有的人觉得赵静舒讲的挺好,还能给照顾孩子,孩子们也不乱跑了,还能学到东西她们都挺感激赵静舒的。
当然这里边也有不放心的,怕赵静舒以前做事不靠谱,现在就是瞎胡闹。
“你们说,孩子跟着她学能行吗?以前她那样子可不像能教书的。”
“我家孙子也想去,可是他妈不同意,说赵静舒品行不好,会教坏小孩子。”
和赵静舒对门的王家老太太,也表示,她们家媳妇就不信任。
他们家离的近,一出门就能看到一群孩子围在赵静舒家门口,天天欢声笑语,自孙子羡慕的不行。
孩子想去,可是自已媳妇一直对张静舒羡慕嫉妒恨,觉得这人除了长得好看点其他一无是处,哪哪都看赵静舒不顺眼。
以前赵静舒只知道吃喝玩乐,闲着在家就有了攻击她的理由。
可是现在,赵静舒完全变了一个人,往日的缺点都一扫而空。
王老太太的儿媳妇张金花,更是看赵静舒不顺眼,明里暗里都在说人家坏话。
就连蘑菇也是一次都不去换,刚开始说都是骗人的不靠谱。
可是这两天越来越多人去赵静舒家换蘑菇,张金花更是不好受。
在最开始张金花就放出狠话,她家是不会去给赵静舒出力的,导致现在看着一家又一家换了粮食,她那个心里更是嫉妒赵静舒。
嫉妒的同时还有点后悔,当初说那些话,导致现在村里人都去换蘑菇,可是他们自已家却没脸去。
即使知道小孩子学点东西是好事,可是就是拉不下脸来把儿子送去。
“你们别挑三拣四的,静舒和你们要钱了?主动让你们把孩子送去的?还是教的不好?”
说话的是刚从地里下工回来的张秀兰,就只是三天的时间,她家两个孩子从大字不识一个,到现在都会背诗了。
现在谁要说赵静舒教的不好,她就跟谁急。
“觉得人家教的不好就不去呗,你们以为教孩子学东西是啥好差事啊,你们之间有些人还不是为了人家那里免费,抱着不听白不听的心思去的,自已心思不干净可别冤枉了别人。”
张秀兰这么多年的寡妇可不是白当的,就她这样的情况要是没有一张厉害的嘴,她早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这些下年下来,她可不会让着这些人乱说话。
“觉得人家教的不好的,明日就别去了,觉得人家教的好的也别光嘴上说说。”
张秀兰把话一说完,转身就走,留下几个人脸色不好看的在后边面面相觑。
第24章保证管用
经过张秀兰一说,第二日张静舒家里来了不少人,不是来送学费的,就是来送东西的。
来的人在村里名声都不错,可以看出来是懂人情世故会做事的。
赵静舒心里清楚,这些人来给自已钱和东西,无非是为了堵那些说他们不知道感谢,亦或者是怕不给钱,自已不好好教自家的孩子。
无论是那个,赵静舒都不在乎,她从来没说要教他们家孩子。
没说教,那自然就不能收东西,两者之间没有利益往来,那也就没有所谓的职责。
她只是想让自已的儿子多学点东西,陆家的孩子一起教着也就罢了,其他人家的孩子当初就说了,要是想来听可以,至于其他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