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8 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池萤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总算过了几天消停日子。

也因她风寒在身,原本要着手打理的府库账册、人事内务等事宜只能延后,期间琼林姑姑时常奉庄妃之命送来绫罗绸缎、贵重药材,池萤受宠若惊,只好暂先收进库房。

这日琼林来时多提了一嘴,说这桩婚事毕竟是永成帝赐婚,待她养好身子,最好与昭王一道进宫谢恩,全了礼数。

这也是庄妃的意思,她虽因癔症与永成帝生了嫌隙,可昭王毕竟是皇子,她又是皇家儿媳,按照礼制大婚次日便该入宫谢恩,只是先前因昭王重伤耽搁下来,宫中也体谅他眼盲不便,各种赏赐直接送到王府,可两人迟迟不去谢恩,未免有失礼数。

池萤才松懈下来的心再次紧绷起来。

入宫谢恩便意味着她会见到很多人,永成帝、皇后,或许还有其他皇室宗亲,她不确定池颖月可有见过这些人,而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殷氏倒是同她提过池颖月的几位手帕交,还有祖父祖母那边的堂亲表亲,可她连人脸都没法一一对应,池颖月又是在各家赏花宴、马球赛露过脸的,即便她装扮得再像,也难以做到天衣无缝。

连着几日思虑过重,辗转难眠,这场风寒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加重了。

思来想去,池萤还是决定让香琴以探母为由,回池府一趟。

香琴是家生子,其母郑妈妈是殷氏院里的仆妇,由她回去,不会惹人怀疑。

香琴回府后便去见了殷氏,将池萤交代的话如实禀报上来。

“三姑娘担心一旦入宫请安,身份的事情恐怕瞒不住了。”

“昭王殿下伤势好转,人也比传言温和有礼,绝非那等滥杀无辜之徒,三姑娘便想着,趁着还未与昭王殿下圆房,能否与二姑娘尽快换回来?”

“三姑娘还说,只要两人换回身份,她必带着薛姨娘远离京城,从此不再回京。”

不得不说,殷氏当真是心动了。

昭王重伤不治本就是外界传闻,女儿哭哭啼啼不肯出嫁,她这才铤而走险,换了池萤替嫁,本想待昭王薨逝,再为女儿打算,不管是作为昭王遗孀,还是等那池萤陪葬,女儿再以池府三姑娘的身份掩人耳目活下去,也总比被昭王磋磨致死抑或陪葬要好!

至于性情残酷暴虐,池萤这不也没事吗?听香琴说,她还替昭王上过药,近身伺候过,昭王也没有拧了她的脖子。

殷氏想起这丫头回门那日,那昭王府的马车何等气派,那丫头一身锦绣衣裙,珠环翠绕,当真是山鸡变凤凰!

可这一切本该都是属于颖月的。

如今柳暗花明,昭王身体无恙,池萤再继续做这个王妃,岂不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昭王双目失明,今后是与储位无缘了,可王妃到底是王妃,一世富贵荣华自不用说,昭王眼盲,庄妃疯癫,颖月去了便能执掌中馈,打理门庭,将来再有个孩子傍身,那可就是永成帝的皇孙!

诸般种种,殷氏怎能不心动!

她当即去找昌远伯商议此事。

可昌远伯并不这样乐观:“那可是王妃,是你想找人替嫁就找人替嫁,想换回来就换回来的吗?你当昭王府是你家开的!”

殷氏急道:“昭王是个瞎子,他又没见过王妃的模样,何况池萤和颖月生得那么像,神不知鬼不觉地换了人,谁能想到这上面来?就算有疑惑,他们又哪来的证据?”

昌远伯:“那屋里贴身伺候的丫鬟仆妇呢?她们也认不出?”

殷氏:“那就让池萤趁着风寒这几日屏退众人,卧床不出,只留宝扇香琴两人伺候,待彻底痊愈,少说也是半月之后了,神态学几分像,嗓音有差就说风邪侵体伤了喉咙,那王府丫鬟才伺候过她几回,谁敢一口咬定王妃换了人?”

昌远伯在屋内来回踱步,仍是不敢轻易下决定。

“此事断断拖延不得!”殷氏言语急切,“过了这几日待她风寒好转,只怕就要与昭王圆房了,到时再想换可就来不及了!你难道想让颖月一辈子躲躲藏藏,见不得人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