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学(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种愉悦,如同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

九野常做这样的假设思考:从史书上的大事,譬如郡县制;再到日常涓滴政事,她都在揣摩始皇帝的想法,哪怕与她无干的事儿,以此来判断和校正自己对这位皇、父的认知。

此外,她还会设想她是皇帝的话,会怎么做。

她对权力的欲望坦然,在姜乐跟前毫不掩饰。姜乐如今与她是同一队伍里的人,那么以‘小仙童’为中心点辐射到的朝臣,也就是她的隐形政治资源。

李琦做官很踏实,而且他还是李斯的侄子。

*

六英宫。

两人回去的时候,屋内已经整整齐齐堆了许多竹简。

这是九野提前送来给姜乐的上学礼:一套律法全集。

秦的律法涵盖各行各业:官员要守《置吏律》,农民要守《田律》,养殖牲畜守《既苑律》,将军士兵都要守《军爵律》……

在秦朝,多学律法总是没错的。

九野将御史存档的所有律法都送来了一份,姜乐登时变成了‘学富五车’。

在知识流通困难,所有文字都要手抄的现在,这实在是一份重礼。

姜乐很正经向姐姐道谢。

九野意有所指:“学律法能让你更加清楚的知道,你到底是谁,你究竟在哪儿。”

你所遵守的,不再是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而是两千年前的秦朝律法。

同时,早有体会的九野给姜乐打预防针:“你要用心,陛下在孩子学业上,是极严格的。”

而且这会子的家长,可不是后世,辅导孩子能到心梗;始皇帝作为君父,若是对孩子学业不满,只会让当事人心梗。据九野所知,有两位学业不佳的公子,一位不爱练字的公主,已经得了‘面圣恐惧症’,必得吃点安神丸药才敢去见驾。

自古以来出类拔萃的人物,总有一个哪怕自知也很难改掉的问题:下意识拿自己的学习、工作能力去衡量后代。

——这点都学不会?如此简单都想不明白?

那不可能,就是没用心!

*

次日,雪霁天晴,阳光暖融融洒在屋里。

姜乐一早便起来,将自己的文具准备好。

此时的笔墨纸砚,跟后世古装剧里文房四宝的样子又差远了——

笔是毛笔,虽然有秦朝大将蒙恬发明毛笔的说法,但战国时毛笔便很普遍了,蒙将军将其改良。

纸还未有,只是一些崭新的简片(托系统的福姜乐很不缺无字竹简用)。

墨也不是后世倒模后坚实的条形墨锭,而是一些2cm左右的墨丸,需得用石研磨开才能使用。

除了笔墨竹研外,还有一件文具人手必备:小刀。

也叫做"削刀”或“书刀",在竹简上写错了字后,就可以用它刮掉,跟笔一样,都是此时的文吏官员随身携带之物——所谓刀笔吏,正是如此。

姜乐将文具们摆的整整齐齐,颇有开学第一课的期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