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去四川(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下月初,长沙码头格外热闹。九门各家的队伍陆续集结,船舷上堆满了挖掘工具和行李,空气中混杂着汗味、烟草味和江水的腥气。张海萤站在甲板上,看着岸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张起灵就站在她身边,目光望着远处的江面,不知道在想什么。

“霍家来了。”张海萤低声道,看见霍仙姑带着几个手下上了隔壁的船,她穿着一身劲装,皮肤在阳光的照压下白的耀眼,在一群糙汉中格外惹眼,目光扫过来时,对着张海萤点了点头。

本来霍家从北京出发也可以直到四姑娘山,但霍仙姑害怕中途出差错,就让一直先行队先行出发,自己带亲信特地赶往长沙和张海萤汇合。

这半个月来,两人的通信从未间断,信纸在往返间堆叠起薄薄一沓。从时局动向到各方势力的微妙制衡,从老九们眼下的困境到霍家暗中的筹谋,该说的、能说的、不能说的都在字里行间交换得七七八八。

霍家这边,仗着与上头那层联姻的情分,没少费心思周旋。族中长辈亲自出面,借着家宴、会面的由头,旁敲侧击地提及老九们的处境,试图让上头松松紧绷的控制绳。底下人也没闲着,明里暗里打点关节,传递着“不必赶尽杀绝”的信号。

只是这盘棋牵扯太多,上头的态度始终强硬,几番运作下来,能看到的松动微乎其微,但这点微不足道的喘息空间,也好过毫无指望的困守,终究是聊胜于无。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微微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不一会儿,张启山带着张副官上了船,他换下了军装,穿了件深色长衫,倒少了几分戾气,多了些沉稳。看见张海萤,他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话,仿佛那天书房里的事从未发生过。

“人都齐了?”张启山问身边的副官。

“差不多了,二爷的船在我们后面,三爷他们也从北京出发,陈皮阿四从贵西正往四川赶。”

“狗五爷和解九爷一起从杭州出发,我们半道都能碰面。”

至于黑背老六和齐铁嘴,张日山并没有提。九门清洗之中张启山那黑背老六第一个下手,被张海英就走之后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八爷人在国外,仙人独行,连亲人都没有,更是联系不上,提起来也是徒增伤心。

张启山听后颔首,看了一眼热闹的湘江水面,“让半道接应的人都候着,不能出一点差错。”

“是。”张日山敬了个礼。

船开拔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江面上出发。张海萤待在船舱里,细细盘算这次行程。

张家古楼在广西巴乃,和千里之外的四姑娘山组成一道“千里锁”。他们此行从水路出发,半道又转陆路,张启山虽然并未明说,但最后估计会分成两拨人,一部分去四姑娘山,另一部分则前往广西巴乃,接收从四姑娘山传来的信息,对张家古楼进行勘探,至于她和张起灵八成会去巴乃,九门各家当家人也有得有大半去广西,留在四川的,必须是精通古文献,懂机关的倒斗能手……

她长舒一口气,看着江面游走的船队,也不知道此行结果如何……

大爷的,不想了,张海萤走到船舱外,看见张起灵倚着船舷,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她掏出霍仙姑上船前递给她的烟,摩挲了几下,发现自己身上没有火,看了一眼张起灵,算了,自己就没见过他吸烟。

张海萤望着舱外掠过的水纹,目光虚虚落在远处被夕阳染成金红的云絮上,思绪却像被风卷着的落叶,不由自主飘回了从前。

她想起张海楼总爱抽一种特别臭的烟,不管是在厦门还是在南洋,这个臭毛病总是改不了,后来虾仔出了事,他烟是照吸不误的,只是换了一种味道更好闻的,是什么来着?

指尖夹着的烟卷不知何时被送到了唇边,张海萤下意识地学着记忆里的模样,用下唇轻轻抿住烟纸边缘,让烟卷稳稳地嵌在唇齿间。她没点火,只是含着那截冰凉的纸卷,舌尖偶尔会不自觉地顶一下烟丝的位置,仿佛这样就能触到些什么。

喉咙轻轻滚动,她长舒了口气,仿佛有带着烟味的空气从齿缝间漏出来,在眼前凝成一小团白雾,又被穿堂风卷着散了。眉峰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慌。

她抬手把烟卷从唇边取下,指腹摩挲着被烟纸蹭出的淡淡红痕,忽然低低地笑了一声,引的张起灵侧目观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