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重演(第2页)
“lily是受伤了吗?”
“你是说这个吗?这是我的tenniscore穿搭。”
主持人:?tenniscore可以这么用吗?人家指的是温网那种纯白优雅老钱风吧!
她继续无辜脸:“绷带也是纯白的嘛,不过明明有选手一直缠着,怎么没人问他?”
忽然被cue到的白石:嗯?
“很幽默……时隔四年后,德国队重新站到决赛场上,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莉莉:“我今年一进来就能见证我们队夺冠,岂不是超级lucky?”
“很有信心嘛,对面有你的旧相识,有什么对她表达的吗?”
直视镜头,她莞尔一笑,问道:“没等太久吧?”
别人以为这是她难得充满火药味的宣言,但屏幕外的平手悠听懂了,笑了起来。
她真的赶了上来,回应了自己那句“不会等你太久的”。
距离开赛还有半小时,外面,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检查场地。选手们已经回到后场,不再闲聊。
除了常规热身,她们赛前用各自习惯的方式来唤醒比赛状态。比如有人喜欢听音乐,戴着降噪耳机开到最大,完全听不到外界一点杂音的那种;有人喜欢冥想,在没人的房间独处,直到到上场时间;有人喜欢再次确认战术,讨论对手弱点,接受团队鼓励。
莉莉就是那种爱独自待着的,回忆打法,模拟比赛,直到有人过来喊她:“准备列队上场。”
“来了。”
外面的主球场,真像一座沸腾着热浪的熔炉。
它比其他所有球场都大,所汇聚的喧哗声也更响,在某种意义上,怎么不是个残酷而狂热的斗兽场呢?这是屏幕绝对无法还原的火热气氛,是身临其境才能充分感受的决赛现场,嘈杂到让人头脑发晕,此刻因为双方队伍的列队出场而掀起声潮。
“哇,真是可怕。”“明天轮到我们决赛,气氛说不定更吓人呢。”
日本队全员被平等院下了死命令,不许偷摸去现场,免得发生意外,现在只能通过直播看比赛。
他们最熟悉的那个人出现在镜头里,和旧相识隔网握手,不知低声说着什么。她笑的清亮,带了些孩子气。
好嘛,扫过观众席还能看到自家校旗?迹部差点以为眼神出问题了,真够声势浩大的……高举旗子的人笑着又叫又跳,竟然是女网部成员们,旁边坐的另外几名,以前不是他后援团的吗?
嚯。
九点整,本届u-17女子组总决赛打响。
开局非常顺利。莫娜作为单打三号先夺一分,引起支持者们惊人的欢呼,把莫娜自己都吓了一跳。
爽,就这个比赛节奏爽!尤其是从美国队手里拿下更爽!选手们赛前封闭,刷不了手机,哪里知道两国网友的隔空掐架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程度,就连参加了四年前决赛、现在还活跃在职业网坛的选手们也在社交账号表示“绝对会关注这场比赛”。
这先声夺人、干净利落的一分,像热油泼进水里,现场哗啦一声就炸开了,德国人个个喜气洋洋。
等到第二分也被拿下,局面变成二比零时,美国队坐不住了,面色分外凝重,她们没想到对面气势如虹,把这两场打的无可挑剔。下场再被拿下就真的完了,而多琳已经站了起来,目光坚定,让她们心中一沉。
德国队决心在中场杀死比赛。
佩古拉曾在表演赛上和莉莉对上过,此时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走了上去。压力真是奇妙的东西,它能让人全身僵硬、手脚不听使唤,也能让人放手一搏、超神发挥。她硬是从悬崖边扳回了摇摇欲坠的美国队,硬是带着破釜沉舟般的气势,打穿了多琳的防守。
所有人都看得头皮发麻,难以呼吸。0-40被追成40-40,多琳连续错过了三个赛点,体能和精神开始波动。当最后那球回球出界时,美国队全体队员都跳了起来,振臂高呼“永不放弃”,斗志达到了顶峰。
拉回来了!把比分拉回来了!仿佛四年前的决赛场景重现,在失掉前两场后,她们再一次顶住火力,顽强拖住了对面迈向冠军的脚步。
莉莉呆住了,她旁边的人也呆住了,她们压根没想到王牌会输。考特教练的出战安排失策了。
不妙,这样的剧本曾经上演过,浓重的宿命论阴影在瞬间爬满众人的心头。
坐在位置上观战的波尔克、手冢等人也皱起眉来。
当第四场打完,二比一追成二比二时,她觉得在场所有的美国队支持者都发疯了。他们全都站了起来,比划着三的手势,尖叫、呐喊、欢呼,声音大的震耳欲聋、地动山摇。
让二追三!与四年前完全一样的发展,仿佛一个宣告、一个预兆,是美国队再次夺冠的前奏曲。
赛事直播间直接被卡死,弹幕和评论疯狂滚动,刷的什么都看不见。逆转追平,挽救危机,点燃全场。她们从魔鬼签表里冲杀出来,还击溃了豪门西班牙,始终保持着在逆境中奋起直追的意志力,气势有如排山倒海,将冲垮面前的一切。
这就是今年的美国队。
德国队的士气完全跌落谷底,队里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