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初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燕儿脸上透着欢喜,拿起陈皮转身出了厨房。

杜大娘看着燕儿的背影,嘴里嘟囔了几句,从盆里捞起一条腌好的草鱼,手起刀落,菜板砍得咔咔响。

清枝在一旁不敢吱声,心想着,一辈子做菜也没什么不好。

谁曾想,半月后,天色蒙蒙亮,柳嬷嬷突然将清枝带去了前院。

清枝紧紧跟在柳嬷嬷身后,这是她第一次来前院。

清风拂面,带着一丝微微的凉意,抬眼望去,青瓦朱檐在日光下格外鲜亮,竟比燕儿形容下的还要精致三分。

沿途的花草树木,好些都是她从没见过的品种。粉的白的花丛连成一片,美不胜收。清枝不小心就看入神了,心想这大概就是戏文里说的仙境了吧。

柳嬷嬷见清枝还在原地发愣,急得直跺脚,“丫头,发什么呆呢?”

清枝这才抬脚,赶紧跟了上去。一直走到清枝腿脚发酸,才终于到了正院。

没多久,管事娘子扶着老夫人到了前厅,远远望去,老夫人虽步伐迟缓,但通身气派,看着威严极了。

清枝赶紧跪了下去,慌乱中头重重地磕在青石板上,疼得龇牙。

见管事娘子招手,让她到前面去。清枝顾不得腿麻,起身快步走到老夫人跟前,再次利索地跪下。

“这是清枝,在后院偏厨做活儿,您这几日喝的茶饮,便是她给配的料。”

管事娘子轻声补充了一句,“家生子。”

以前清枝从未瞧见过老侯夫人,如今第一次相见就这般近,她的心脏砰砰砰的,快要跳出来一般,于是头越埋越低,大气都不敢出。

老夫人的声音响起,“既是家生子,多给她一份赏钱。”

清枝拜谢后,这才敢偷摸着看了一眼老侯夫人,只见老侯夫人尊贵无比,但眉间笼着乌云一般,透着垂死的病气。

她不敢多瞧,却觉着老侯夫人的模样,莫名熟悉。

回去的路上满园景色依旧,清枝却没了观赏的心思,老侯夫人那似曾相识的面容,总在眼前晃悠,搅得她心头乱糟糟的。

清枝猛地顿住脚步,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年她还不到五岁,娘亲半夜突发心疾,喘不上气。她急得搬来竹梯翻墙去找大夫,谁知刚爬上墙头就被柳嬷嬷逮个正着。

正挨训时,恰巧有位贵人路过,问明缘由后,当即吩咐随行的婆子去请来了大夫。

清枝心头一跳,那位贵人不就是老侯夫人吗?

虽然那大夫也未能救回娘亲的性命,可这份恩情,清枝始终铭记在心。她提着裙摆匆匆折返,这样难得的机会,若不去当面道谢,怕是这辈子都要后悔。

她穿过几道月洞门,远远望见老侯夫人仍坐在原处。

清枝正要上前,忽听得老侯夫人正与管事娘子低声交谈。

“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管事娘子长叹一声,“老夫人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老侯夫人缓缓摇头,“这人须得忠心可靠,胆大心细,更要紧的是,这人还得是个生面孔。”

管事娘子想了想,“可事发突然,这节骨眼儿上,往哪儿寻这样的人?”忽地她余光一瞟,便瞧见廊下转角处的清枝,出声问道,“可还有其他事?”

清枝犹豫了片刻,硬着头皮上前,直直地跪了下去。

“老夫人,我是来谢您的。”

“十年前,您偶然路过北苑,叫人给我娘请了郎中,虽然没救活我娘,但这份恩情,清枝没齿难忘。当年年幼懵懂,未能当面道谢。”

说完她端端正正行了个大礼,“清枝拜谢老夫人的恩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