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矢之的(第2页)
“父皇昏厥,皇兄禁足……我们开工便没有回头箭。”手中的菩提子如同猫尾一般,被梁王不耐烦地甩着,“全局已定,唯有迟鲤与白煜未在掌控之中。”
柳秋艳听罢点了点头,却又皱起了眉,看向梁王:
“殿下,您既然要这迟姑娘为你我所用,为何又将她囚在这行宫,一步都不可踏出?”
梁王好似要将自己陷入这马车中的软枕,他抬起头,长出一口气:
“比起剑,她首先要做饵。”
梁王又合起眸,攥着菩提子的手搭在了柳秋艳手背之上。
她忽然觉得后背一凉,不禁觉得眼前人如此复杂,如此多的计谋自己若不问,自己的枕边人难道真的会对她只字不提?
车窗未关,柳秋艳不禁打了个寒战。
白煜抬头看着如血色一般的天际,雁群之上,飞云正掠过偌大的皇城。
落日之时,一列宫女擎着数盏宫灯,环绕至这片群臣跪地之处,又一一将这宫灯悬起。
观星阁下,众官员叩拜在地,背后忽然砰的一声闷响,白煜应声将头偏过一寸——只见一上了年纪的老官支不住力,即便是摔得生疼可依旧不敢出声,四周众官员眼神倒是关切,可又无人敢扶他起身。
少说少错,不做不错。
众人的冷漠让白煜鄙夷,他头一次觉得,人是比妖更为原始,更没有心,更冷漠的存在。
一片匍匐跪地的群臣间,白煜站起了身。
众人惊异的目光下,他牵起了那老臣发颤的手,又伸开了臂支起他的肩。
那老臣被扶起时,看向白煜的眼神先是诧异,后又变得感激,最后忽然变得疑惑,甚至隐约可看出些许自怨之意。
老臣又要跪下,白煜扶着他,不许他跪下。
两人间无一人发话,千般意思皆在言表。
一片寂静,众人悄声言语。
老臣与白煜正以一种莫名的姿势立在人群之中,老臣想跪,白煜强撑着他,老臣顿在原地,目光不停地瞟着四下众人,神色慌乱。
有一官员直起了身,声音略远,众人纷纷侧目,那声音畅通无阻的传到了此处,:
“灵囿使大人,此刻陛下尚且困于病中生死不明,众人都在这观星台下祈祷陛下安然无恙,龙体复建,您此番贸然起身不跪,又不让陶大人跪,莫非是仗着什么关系……”
白煜回头看去,那人正半跪在自己三五米之外,虽天色暗了,那人的面庞隐在黄昏之间,但白煜定了定目光,生而为妖,他看得清:
是那日在百兽园借口说要登记造册,却下手伤了不少幼兽的卫尉门下之人。
白煜感叹,他还记得自己,过了这些时日,他还未想要放过自己。
“不劳您费心,若连累了诸位大人,在下自当领罚,可陶大人年事已高,您难道还要不分青红皂白,狠得下心来,让他一味跪在此处吗?”
那人怔了怔,他未曾想过,眼前的灵囿使早已不是那时只会一味忍下气来,又在人走之后默默为幼兽疗伤的徒有面容之人。
此刻的他,面容年轻,在一众官员内显得格格不入,可他朱唇紧抿,坚毅的神色却无时无刻不宣誓着他万夫莫开的超凡意志。
“你,你——”那人收回了向着观星台上连连作揖的手,转而一改道貌岸然神色,厉声道,“你不要仗着你身后是你那义姐迟大人,不过说来也怪,怎的迟大人宫宴后便不见了人影,连在此处替陛下求福都不愿来?”
那人正了正衣襟,如刺一般的话语回荡不绝,众臣虽未公然抬头看去,耳朵却一个字都不落下:
“你二人仗着献灵药,也太嚣张跋扈了些……不过今日看来,诸位大人,在下说句不该说的——今日看来,这灵药也并非如此实用,不然今日陛下又怎能再次沉睡不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