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们供销科的还有不抽烟的啊?我看我们饭馆有时候有人来谈生意,那烟一根一根的,能把整个饭馆都燎一遍。”

“嘿,谈生意的时候没办法,平时能不抽就不抽,我家沈老板鼻子比狗灵,回去被她闻到了就糟了!”

饭馆老板也是过来人,一起去嘿嘿嘿的笑着。

“诶,过年是太忙了!尤其是她们女人,店里生意忙不过来,我媳妇儿都说一定要先回去了……诶!今天蛋有没有的多啊!能不能再给我们加几斤?”

“哎呦,真不行!老板,这两天订的都多,每天一共就那么多,暂时加不了了。”

“你们这生意那么好,也该扩建一下了,多养几只鸡,我们也不用再去别的地方买了,你们也能多赚点钱啊!”

“是攒着钱准备扩呢!”

……

每家饭馆门口都大同小异的来上一段,等送完一圈,林国庆成功的渴到了。

顶着冷风再往回家赶,那冰刀子一样风刮在脸上,林国庆就很怀念蹭着厂里车来去的时光,太阳晒不着,雨淋不着的。更没有冰刀子打脸上。

老话说的真不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想当年,两条腿走好几个小时的时候,想着能有辆三轮真的是能蹦起了。而现在,已经开始嫌弃起三轮了。要是能买辆小卡车就好了。

卡车车厢放的东西还能更多点。要是养殖场真要扩建,那每天的鸡啊蛋啊的,光靠三轮车,得运到什么时候。

但买卡车前,还得要会开车,就算自己去给厂里师傅当孙子学会了开车,那不是还要上班吗?春花又不允许他炒厂子鱿鱼……

那不然让春花自己去学开车?话说,有女驾驶员吗?就算有……难道让春花去给人当孙子?

“阿嚏!”一阵风吹来,鼻子痒的要命,紧接着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个打喷嚏,两个喷嚏,三个喷嚏。

一传二骂三惦记,肯定是春花在家惦记他咋还不回去。赶紧赶紧!

等林国庆回去和沈春花一说学车买车的事儿,就收到了她一言难尽的眼神,

“你当咱家是开银行的啊?又是盖房又是扩建养殖场,现在又惦记上买车了,这钱花不完是不是?”

【第199章第199章买你个大头鬼啊!】

“我这不是为了养殖场后面的发展嘛!”林国庆委屈巴巴的说道。

“那你也得看看实际情况!买辆车得多少钱?这两月加上你的年终奖,也就多了2500,扩建养殖场都不知道够不够呢!”

六妮前两天拿着她的笔记本来找沈春花,里面夹着她抄来的一篇报道,字太多了,沈春花看着头晕,还是六妮给她念着听的,说是她们可以参考一下。

是京城郊区,也是个女老板,自办养鸡场,从八一年九月到八二年九月一共向国家交售鲜鸡蛋二万五千斤,一年的纯收入达到了一万两千元!

那还是去年九月份的事情了,这么高的利润人家也不藏私,农业部有人去采访她,她就老老实实的把所有的经验都说了一遍,还发在书刊上了。

她是三年前盖了一栋密闭式全阶梯三层笼养蛋鸡舍,长10米,宽7米,高2。7米,屋顶采用人字形托架,墙角是砖结构,墙四周以坯为主,内外都抹了面。

红砖算下来的话,算下来这么有一间鸡舍可能花费1000元都不用。

她在鸡舍南边的屋檐下开了8个平均面积就一平方的通风窗,另外还加了遮风罩。屋顶上装了两个圆形的通风筒,在鸡舍里北边的墙离地6厘米的地方,装了个直径600毫米轴流式排风机。

哦,就这个所谓的轴流式排风机,沈春花就不知道去哪里买,要多少钱。

鸡舍内采用全阶梯鸡笼,按东西走向排列,共设置两列。每组6个大笼,装鸡54只,养鸡864只,平均每平方米饲养12。3只。笼架采用“人”字形结构,饮水、喂料、拣蛋、清粪都是手工操作。

八二年的时候又盖了一栋密闭式高床全阶梯笼养蛋鸡舍。长15米、宽7米、高3米,舍内采用双排高床笼养,每排分三层,设置鸡笼156个,每个鸡笼装四只蛋鸡,共养鸡1248只。

据说国外已经有最新的机械化阶梯式笼养工具了,但是要买回国,就太贵了。

京城这位老板的鸡笼是旧笼改用,都是铁丝的,她们要建的话,就算是旧铜烂铁都得去收购回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