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第1页)
“曲水镇赵家,临县玉溪王家,郑家,还有青州通判大人家的千金。。。。。。呵,有意思,请了一堆高门大户,却又搭上谢家这两个丫头,莫非这位崔小姐是想学古人礼贤下士,博个美名?”
暮色刚漫过墙头,正院里的灯笼便亮了。
细碎的光透过纸罩漏出来,和未褪尽的天光缠在一起,把屋子里的人影映得半明半暗。
萧兰娘执笔站在书案前,她面前的宣纸上画着荷塘一角,其中五柄荷叶亭亭如盖。
然而此时笔触下的荷花却呈现出一种异常艳丽浓郁的红色,在昏黄烛灯下显得越发刺目怪异。
被派去崔家的两个丫鬟立在下首,已将今日宴上详情一一回禀给萧兰娘。
当听到崔家请的人,萧兰娘并不觉得意外,毕竟崔夫人之前还未病重时,那几家便是崔氏往来最多的人家。可与此同时,便更显得崔家请了谢家有些突兀。
若说谢渊是走了好运道攀上崔县令,可那绝大部分也是因为谢家的财力,怎么这位从汴京来的崔小姐,竟与崔夫人之前的做派不同?要知道崔夫人先前,可对自己并不热络。。。。。。
萧兰娘放下手中画笔,转身看向下首垂着头的两个丫鬟,沉如静潭的眼中藏着让人捉摸不定的意味。
“你们今日去崔家,可有被人为难?”
两个丫鬟闻言对视了一眼,摇了摇头后回道:“崔小姐为人随和,且待客十分周到,并无为难。而且……”丫鬟细细回想,有些犹豫。
“说下去。”萧兰娘的声音平静无波,目光却如细针般落在回话的丫鬟身上。
“奴婢觉得,崔小姐好像。。。。。。挺喜欢六小姐的,不像是让两位小姐去当陪衬的模样。今日宴上来的客人,大多与崔小姐年纪相当,六小姐年纪最小,又正是心性跳脱贪玩的时候,虽然老夫人走前对两位小姐言辞告诫过,但奴婢怕六小姐在宴上闹出事来,刚到那会儿便将人看紧了些。”
丫鬟觉得自己只是在遵循少夫人和老夫人的嘱咐,毕竟谢婉云只是个半大孩子,平时又古灵精怪的,去到这种场合,得看严些才能放心,免得闹出什么笑话。
所以谢婉云一到地方就跟个提线木偶似的,走路要被人提醒,吃东西要被人看着,甚至连话也不能多说,否则丫鬟就会搬出谢老夫人的话来压制她。
谢婉云虽然顽皮,可她也知道上门做客的分寸,加上本就对这个不苟言笑的祖母有些犯怵,丫鬟还时不时恐吓她几句,没一会儿人就闷闷不乐起来。
“也不知崔小姐是如何察觉的,随后便将六小姐喊到身边,还使唤底下人不让奴婢近前。奴婢远远瞧着,崔小姐不顾身份,竟陪六小姐玩了好几回胡敲,随后又送了六小姐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风筝,两人年岁相差近一倍,临走时竟拉着手依依惜别,很是亲近。”
丫鬟又说起谢婉贞因太过腼腆,且是席间唯一的商户出身,难免有人说话会不客气。可见崔若茀对谢婉贞多有维护,也不敢再阴阳怪气的了。
萧兰娘静静听着,眸底沉凝,脑中的思量正翻来覆去,她直觉自己好似错过了些什么,可随着门外隐隐传来声声急切雀跃的呼唤,她波澜不惊的面容随即挂上了丝柔软笑意,房中的压抑也随之消散。
“母亲——”
“母亲,孩儿回来了!”
谢集英与萧兰娘前段时日的争吵吓坏了谢朝,以至于他好长一段时日都不愿出门。
萧兰娘心疼坏了,每日将小儿带在身边宽慰,今日才让他回书塾去。
谢朝好了伤疤忘了疼,一下学便又溜到街上玩痛快了才肯回家。
谢集英之前一直忙着操心谢渊,也是有意冷一冷萧兰娘,这才对谢朝不管不顾。
如今谢渊住在书院,前院也没了之前人来人往的热闹,谢老夫人和谢集英要留他用饭,谢朝却还记着之前家里所有人围着谢渊转的场景,没一会儿便扭头往他母亲的院子跑,叫都叫不停。
他一进门便娇气地赖在萧兰娘怀中嘟囔:“他们只喜欢谢婉云和她哥哥,又不喜欢我,我才不要跟他们用饭呢,我回来陪母亲。。。。。。”
萧兰娘指尖微僵,指腹按在谢朝柔软发顶,力道藏着不易察的紧绷。
她强压下眼底暗芒,喉间溢出温软笑意道:“胡说什么,你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不喜欢你?”
谢朝哼哼两声,瓮声瓮气地接着道:“我又没说错,我都听到了!曾祖母院里的人说,那人得了县令青睐,就连那位崔公子都隔三差五地送帖子来请他,简直比父亲当年还风光。今天谢婉云从崔家回来,抱着个顶威风的老虎风筝,说是崔小姐送的,喜欢得不得了。曾祖母说她既然得崔小姐喜欢,日后便要常与人家来玩走动。还说要留我用饭,结果曾祖母只顾着跟谢婉云说话。。。。。。”
萧兰娘指尖微僵,按在谢朝发顶的力道不自觉地重了两分。
之前她被谢家求助崔氏一事差点气昏了头,还以为崔明远突然和谢渊往来,是谢家私下又做了什么,这才让这位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屈尊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