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1页)
过了一会儿,丫鬟端着一个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一碟剥好的大蒜和一碗烧酒,前来请楚钰芙过目。
下人知道这是给大公子救命用的东西,不敢有半点差池,干脆捧着托盘来到梧桐苑,当着主子们的面来做,万一有哪里做得不对,也可即刻补救。
楚钰芙上前认真检查,蒜瓣新鲜干净,烧酒味道浓烈,分量也分毫不差,于是点点头,让丫鬟来捣成蒜泥。
或许是屋里人多声杂,抑或许是睡的太久了,床上的严大公子幽幽转醒,有些费力地掀开沉重眼皮,看到站在床尾处的母亲,虚弱地喊了一声:“娘——”
“臣儿醒了。”沈夫人挤上前,弯腰摸了摸儿子的脸,唇角弯出一抹笑,“睡了这么久,可饿了?娘叫人端些吃食来。”
严大公子无力地摇摇头,目光缓缓扫过床畔,最后落在楚钰芙身上,虚弱一笑:“这就是娘说的……顶厉害的大夫?咳、咳。”
“看起来不像大夫,像画本子里走出来、来的仙子姐姐,咳咳。”
这两句话他说得极其缓慢,中间夹杂着费力的咳嗽声,小脸因为憋气显得更红了些。
沈夫人坐在床沿,心疼地轻轻拍他后背,顺着他的话笑道:“可不是姐姐么?楚二姑娘也不过比你大五岁,但可别看人家年纪轻,可是有真本事在身的。”
听闻严大公子只比自己小五岁,楚钰芙有些惊讶,眼前男孩瘦瘦弱弱,躺在被子里也只有薄薄一层,单看身形气色,说是八九岁还差不多,哪里像十二岁的少年郎。
这时,捣蒜的丫鬟已将蒜泥磨好,并在蒜泥里兑好了酒,楚钰芙接过去看了一眼,确定没什么问题,只待时间一到,拿出来过滤出汁水便好。
沈夫人还在床前劝儿子多少吃些东西,哪怕喝点粥也好,可严大公子从醒来后便咳喘得厉害,呼吸声里带着痰鸣,实在没有半点胃口。
楚钰芙见状,悄然退到一直凝神观察的许大夫身旁,低声问道:“公子咳喘难受,可曾试过熏蒸之法缓解?”
许大夫沉声道:“有用过款冬花熏蒸,可惜收效甚微。”
款冬花确实是化痰止咳、缓解气喘的常用药,楚钰芙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它,但听许大夫说效果不好,凝神思索片刻,脑中灵光一闪:“不如试试鱼腥草如何?此物可消炎解咳,退热毒,或许有效。”
许大夫浑浊的老眼微微一亮,捻须片刻,缓缓点头:“鱼腥草辛寒,善清肺热,确实对路,可行!”
当即招来丫鬟,吩咐她们准备鱼腥草一两,捣烂后煮水,把半斤水煎成二两,再拿来带盖的铜茶壶一个,以及一个红泥小炉。
严大公子病了十几年,府中备药品类之全,就连京城里最大的药铺都比不上,别说区区鱼腥草,就是要人参鹿茸也能即刻找过来,不过片刻工夫,所需东西便准备齐全送了上来。
楚钰芙挽起衣袖,亲手将药液注入铜壶,再把壶架在炉子上,待药液沸腾壶嘴飘出白雾,她扬声道:“公子,来试试这个?对着这药雾呼吸,熏蒸一会儿,或许能松快些。”
她这边的动作沈夫人母子早有注意,只是先前不知道她要做什么,直到看到壶嘴飘出带药味的白雾,才知道是要熏蒸。
沈夫人一招手,两个随侍的丫鬟走上前来,给严大公子披上衣裳,搀着他慢慢走到矮榻边坐下,把脸凑了上去。咕嘟咕嘟的水沸声中,丝丝缕缕带着鱼腥草特有的辛辣味气雾没入他口鼻。
楚钰芙凝神屏息站在他身后,一边小心注意他不要被烫着,一边每隔几分钟便用空心掌从他腰肋间往上轻拍,就这么熏了两盏茶的时间后,他忽然睁眼,猛咳了几声后,哇地吐出一口铁锈色的淤痰!
沈夫人隔得远,乍一看到那抹暗红,以为儿子呕出一口血,扑到近前一把抢过棉帕看了才知道,原来只是痰。
冷汗瞬间湿了她鬓角。
恰逢这时药液也几近蒸干,楚钰芙抬手擦擦额头薄汗,让丫鬟们把炉子撤下去,关切道:“公子现在感觉如何?”
严大公子抚着胸口长长吐了一口气,脸上绽开一丝笑:“胸口比刚才松快多了。”然后转头看向母亲,“娘,我感觉好像有些饿。”
“好!饿了便好!”沈夫人喜极,嗓音都微微带着颤。转头一叠声吩咐丫鬟们,把早准备好一直温着的早膳端进屋。
许大夫一直在旁边观察严大公子的脸色,在看到他长吁一口气后,忍不住捻捻胡子。
鱼腥草这味药他虽知晓,却极少用于此道,所以一时半刻也未能想起来,没想到它在止咳化痰上的功效竟如此迅猛,让人意外。
而更让他意外的是面前这位年岁不大的姑娘,无论是复式补泻针法、鱼腥草做熏蒸,还是用大蒜治肺热,她擅长的医路传承,似乎与自己惯常所学迥然不同,难道这就是万兄游历天涯的结果?他越想越觉得一定是这样。
想到这儿,他不禁凑近那碗略显粗陋的‘酒蒜’细看,对它的效果更期待几分。
两刻钟一到,楚钰芙亲自上前,在许大夫的帮忙下把蒜汁用细棉纱过滤出来,然后再取来清水将之稀释开。
看着面前的汁水,许大夫有些犹疑:“如此……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