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见蓝珠肉眼可见地萎靡下去,楚钰芙用胳膊肘轻杵她一下,瓷白小脸上扬起一抹笑。

“也不用过分消沉嘛,知道这个消息总比不知道的好,总能派上用场。”

两人走了小半个时辰刚到楚府门口,天空就飘下几滴雨,她们紧忙拎着裙子一路小碎步往自己院里跑。

楚钰芙住的竹玉院在楚家西北角,里面只有一间正屋,一间连通正房的耳房,两间小厢房。

太阳落山以后屋里阴暗暗,四处都泛着冷,直到蓝珠点起蜡烛,又从仓房里翻出一点儿去年剩下的红罗炭,在寝屋里支起炭盆,才驱散一丝寒意。

烛火莹莹,少女坐在黄铜镜前,将头上的发饰一个个拆下来,放在妆奁上。真是难为她这把细脖子,顶着满头东西劳累一天。

蓝珠把药放好,又把斗篷挂起来,往指尖哈了哈气,过去帮她散开发髻:“姑娘,今年可真冷,才九月就要烧炭,不知道冬天是什么光景呢。”

楚钰芙回道:“是啊,今日我瞧李家园子里的菊花好些都打蔫了,要是再晚几天估计就看不成了。”

等屋里暖和了,她扯开衣襟露出肩膀,只见右侧白腻腻的肩头上,赫然印着一小片紫红瘀痕,看得蓝珠心疼不已,拿出药油来给她细细搓上。

楚钰芙上辈子学的是中医,成绩还很不错,只可惜大学毕业后没条件继续深造,便考进社区医院谋了职。

药油的味道有些熏人,细闻之下她能分辨出里头有川芎、郁金、红花,都是活血化瘀的药材。

想到这儿,她扯着衣襟问道:“蓝珠,我屋里那两个没做完的香囊呢?”

“在我那收着呢。”蓝珠边擦药边应道。

二姑娘的外公曾是外乡有名的大夫,后来落难不得已才将独女嫁进楚家做妾,万姨娘懂些医术,二姑娘耳濡目染多少也懂点儿,且尤其对制香感兴趣。

前阵子她得知嫡母在为她择夫,欢喜得不得了,熬夜绣香囊想给嫡母献孝心,这才着凉染上风寒。

擦完药又晾了一会儿,楚钰芙穿戴整齐,道:“那晚点你把香囊取来,咱们把它做完。”

竹玉院里伺候的除了蓝珠这个二等丫鬟,还有一个叫银索的三等丫鬟。

万姨娘去世后不久,伺候她的婆子也得急病死了,才十二岁的银索被拨了来,瘦瘦小小像根芽菜。

晚膳过后楚钰芙把两人都叫进屋,围在炭盆边上边烤火边做活。

蓝珠用碾槽分别将干药材碾碎,她再用研钵研成细粉,最后按香方配制好,放进银索缝好的细棉布包里,装入香囊袋。

院外,连续两下梆子声传来,提示亥时已至。

所有香囊都做完了,她们收拾齐整。蓝珠把明日姑娘要穿的衣裳取出来,铺在屏风上,银索去偏屋烧来热水,准备灌汤婆子。

入夜后雨停了,风呜呜的刮,窗外枝丫唰啦啦响个不停,楚钰芙凭着原主的记忆,从角落木箱里又翻出一个汤婆子,同先前两个一起放在桌上,对银索道:“这三个都灌上热水吧。”

“是。”银索点点头,双手高举铜壶,小心翼翼从旋开的壶口往里灌热水。

服侍姑娘洗漱过后,床铺好了,两个小丫鬟正准备关门离开,却被叫住。

“等等。”

楚钰芙双手各拎一个汤婆子,走过去塞进二人怀里,抿唇一笑:“天儿凉得厉害,被窝冷冰冰的,睡在里头手脚都热不起来,拿回去暖暖,注意别烫到。”

暖暖烛光照在她侧脸,眼波流转格外柔和。

蓝珠比她小一岁,今年刚满十五,放现代不过是个初中生,却在这儿忙上忙下跟个小大人似的。银索更不用说,十二岁将将小学毕业的年纪,什么活都干过,一双手粗糙泛红。

丫鬟们除了每个月的那点月例银子,大头收入还需靠主子赏赐,可楚二姑娘不受宠,手头不宽裕,连带着两个小丫头也拮据,衣裳都洗薄了还在穿。

楚钰芙自己小时候日子过得不好,她至今还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姑姑没交暖气费,她盖着一床小薄被,冻得瑟瑟发抖整夜睡不着。

“这,这是主子的东西,我们怎么用得!”蓝珠还好,愣过便接住了,银索慌慌张张连连摆手,小声推拒。

楚钰芙牵过银索的手,让她拿稳,温声道:“都是旧东西,闲放着也无用,别弄丢了就成。”说罢将二人一推,赶出屋子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