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金丝虎下(第4页)
——“咪!”
小石头按指引把白大人抱到了一棵桥头的柳树边:“是这儿吗?我要帮忙做什么?”
白大人抱住树杆,咬住捆在上面的泛黄的布条往后撕扯。
小石头立即会意,动手解下白布条,又从地上捡起红布条捆到原来的位置。
他虽无法参透白大人的目的,但因为许念交代过要听白大人的指挥,所以只做不问。
但见差役盘查到开明桥时忽然停下,也不知为何事,便围着这棵柳树讨论了一番。
白大人躲在墙角边。
——“(*^_^*)咪!”
白大人也曾做过巡检,知道县衙都有不成文的规矩。
一县长官为了控制市井舆情,常常会暗示巡检在执法时调整松紧——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浊也不行,要时而严苛时而放松才能把一碗水端平。
巡检为能让底下办事的差役在轮班之后也不弄乱秩序,就会约定一种记号,表示这片区域是否已经严查过、还有无银钱可薅。
寻常人自然不会过多地关注一棵树或一块砖石,更不会乱动,但白大人不同。
白大人很快就看穿了这些标记和含义。
红布条表示该区域许久没管需要严查,白布条则表示近期已查过可以适当放松。
“几位郎官来柜坊是借钱的?”差役走进刘氏柜坊的分号,挥一挥手,打断了几桩生意。
——“回大人,草民是来借钱的。”
——“利息收你们多少?高不高,还不还得起?”
——“五月无收成……息钱都得一二成。”
——“这么高?!”
差役叫来分号管事,严厉惩处了这种过分收取息钱的行为,并收罚金五百贯。
如是,白大人让县衙和刘氏柜坊之间又多了一层误会,为许念的全盘计划锦上添花。
柜坊分号立刻把此事报给了刘员外。
刘员外正纳闷为何崔知县退还自己送的礼,一听说此事,心中生出怨怼——贪官真是贪得无厌,卷走六分的捐款仍不知足,还要逼自己再吐出些许辛苦钱。
他本来打算忍一忍算了,可仅仅一天之内,多处分号接二连三被官差打扰,罚金将近千贯。
这若再说是哪个新来的官差毛手毛脚,实在说不过去了。
他怎么说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富商,吃了亏好歹得讨一个说法,于是递上礼贴拜访崔知县。
崔知县这边仍对账册之上的涂改耿耿于怀——没想到奸商竟然偷奸要滑到自己的头上来,不仅对官府的庇护毫不感恩,还敢登门来叫阵。
“刘员外既然来了,那本官也就直说了。”崔知县坐在交椅上,弹了弹膝盖上粘的猫毛,“县里指定刘氏柜坊收款是出于信任,多些少些无妨,只是你最好如实上报,不要有所隐瞒。”
刘员外转着手里的核桃,笑道:“小人未敢隐瞒,只是不知当初商量好的四六分成,崔大人若还是嫌少,大可直说,犯不着在别处使劲。”
这场谈话最终不欢而散。
二人之间已经有了隔阂,关系岌岌可危,只待一簇火星便将燃尽。
*
许念回到棚屋,听完各分队收集来的情报,决定以那张红榜作为引火索。
“曲莲,你按我说的,去把……”
四月底,城北聚集起一批城内城外前来观礼的民众。
红榜从城墙挂下。
民众议论纷纷。
——“快看!是刘氏柜坊!”
刘氏柜坊的名字格外醒目,倒并不是因为位列前十,而是捐献的善款被一团浓墨涂涂改改,脏得看不清字样,末尾还画了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