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4页)
馄饨初入口时,占据人注意力最多的是一抿就化的裙边,待到薄韧的裙边消失在唇齿间,才是Q弹嫩滑的肉馅,混着包住肉馅的馄饨皮,很是鲜美可口。
底汤随着馄饨一起入口,唯有鲜字独占鳌头。
做馄饨皮时剩下的面皮,也被宁归竹切短后,放到馄饨中一起烹煮熟了,舀入勺中随底汤一起入口,面皮嫩滑而不突兀,宛如在喝一碗鲜美的汤。
满满一大碗馄饨,汤多,馄饨多。
两人吃了个肚儿滚圆。
吃饱喝足,正好出门散步消食。
他们也不着急收拾厨房了,最后检查一遍灶膛,确定里面已经没有明火之后,便牵着彼此的手出了门。
还未走出竹林呢,两只狗从后方一路风驰电掣而来,转眼就超过了他们,接着又扭身,耳朵后飞朝两人冲来。
熊锦州担心它们撞着宁归竹,下意识将人往自己身边拉了拉,谁知这两只冲到近前后,竟不像以往那样直接撞人身上,而是来了个急刹车,稳稳站住了脚,然后仰着头朝两人“汪”的一声。
“嘿,今儿居然这么乖。”熊锦州有些稀奇地拍拍它们,夸了一句:“好狗。”
宁归竹也有些意外,伸手摸着它们的脑袋,也夸了一句。
被人类夸赞,两条尾巴几乎要甩出残影来,眼睛微微眯起凑近两人,看着鬼迷日眼的。
“做什么怪相。”
熊锦州嫌弃地搓了两把狗头,牵着宁归竹往工坊外面去。
两只狗习惯性地跟上。
这两只向来乖巧,又是在安和县内,熊锦州不是很担心,便没有操心驱逐它们。
在宁归竹出现之前,陈县令弄的工坊虽然一直没发展起来,但其他方面弄得很不错。
路上的行人面上都带着笑,即使穿着补丁衣服,吃着野菜糙粮,蜡黄瘦削的脸上依旧饱含向上拼搏的朝气。
市集这边更是热闹,到处都是说笑吆喝的声音,捕快们经过时,大家的态度也只是敬畏而非恐惧,两只狗穿梭在人群之中,也有人会停下来伸手逗一逗它们。
从前宁归竹只觉得这个县城里到处都是苦难和不甘,像是为了几种新认识的野草便下跪的九姑,像是努力生活却被人处处欺压的安和与寡奶奶,还有为了父亲治病出嫁,最终却被打到遍体鳞伤的钱三娘,亦或是生活在工坊内的那些自梳人。蹊聆酒四流3漆三0
他那时只看到了这些,心中便憋了口气,想让周边人的日子好起来。
这次去敏州,见到了更加‘繁荣安宁’的城池,看过那被掩藏下来的苦楚与悲鸣,再看安和县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至少这里,所有的苦难都摆在了台面上,而掌权者愿意改变。
宁归竹下意识握紧了身边人的手,面上的笑意浓郁了许多,熊锦州察觉到他的动作回头,笑问:“什么事这么高兴?”
“就是很开心,没有原因。”
听着这类似敷衍的话语,熊锦州也没在意,跟着笑了笑,视线重新落到路上,带着宁归竹到了篾匠铺。
能在县城里开铺子,这位篾匠的手艺自然是非一般的好。
铺子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摆放着基础款的篾制品,其余的空间中,每一样篾制品都精致得可以拿去送礼,还有那小巧可爱的竹蜻蜓、竹哨等小玩具。
他们到的时候,老篾匠正端着碗在旁边喝水,一个看着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坐在凳子上,挽着袖子制作竹编龙头。
见着两人,老篾匠笑着招呼:“熊捕头,宁先生,这是要买什么?”
宁归竹意外:“您知道我?”
县里大部分人知道他都是因着熊锦州,因而见了面也是叫一声宁夫郎,叫宁先生的着实是少数。
老篾匠道:“我家女儿在织坊干活,在家念叨过许多次。”
“原来是这样。”宁归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