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蟹粉狮子头一 禾娘我说的可对(第2页)
“听说几位大人是要查这几位的详细信息,本来快马加鞭派人来知会一声便是,哪还需要亲自跑一趟。”他一边翻开册子一边说道,“这赶了这么远的路倒是受累了吧。”
刚翻开第一页,他整个人就从凳子上弹跳起来,神色惊恐。
“这、这,这……”袁县丞大着舌头道,“这周公子怎么死了啊!”
陆怀砚摩挲的手指忽地一动,眼睛顺势就看了过去:“周公子?”
“啊……”袁县丞轻拍了下自己的嘴唇,说道,“许是同名同姓,我再看看,我再看看。”
册子上分明写的清楚。死者周士彬,崇乐二十年经由吴州县衙推选,对其评价“聪颖灼然”,特此入学国子监。同年,高中进士,又经举荐后留在国子监讲学,后任博士一职。
由他们吴州县衙举荐的,那必然是同一人了!
袁县丞再没了侥幸心理,重新跌坐回椅凳上,喃喃道:“怎么就死了呢……”
“袁县丞先别急着哭丧啊。”裴珣笑眯眯地走上前,问道,“不如跟我们来说一说这个周公子,如何?”
他们几人快马加鞭,又是走的最快的水路,大约是比来周府报丧的人还要早一些到的吴州。
听这袁县丞的意思,这其中一个死者的家世应当是不俗的。几人对视一眼,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见在场的众人全都盯着自己,袁鸿才干笑两声,说道:“周士彬,是我们这周府的小儿子。这周家,家产颇丰,一直做着粮食生意,是我们吴州有名的粮商。”
“这运河通了之后,每日货船来往运送的粮食,大部分也都是出自这周家这里。”袁鸿才解释道,“所以下官看到他的名字时,这才略感激动。”
“小儿子?”裴珣品出些东西来,又问道,“他家中还有几个兄弟姐妹?皆是在做什么。”
袁鸿才看着上首的这人,虽是笑着的,但却总让人觉得有无端的寒意。比起旁边这位一直板着脸的陆少卿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位应该便是那位同是吴州的同僚了吧?既然与这陆少卿同坐一排,再看他这一身上好的布料,想必官职当是不低的。
袁鸿才一时忘记回答他的问题,立马换了副表情,巴结道:“方才忘了见礼,在下袁鸿才,吴州的县丞,这位大人也是我们吴州人吧!不知令尊令堂何人?日后在下见了也好帮着照看一二。”
裴珣一脸懵逼,这县丞说的什么屁话呢!?
顿时面露不虞,皱眉道:“正问你话呢,扯这些东西做什么!”
袁鸿才尴尬地笑了笑,心中懊悔。
确实是有些心急了,应该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再问的。
见着众人被这小插曲打断都没出声,他只好继续说道:“这周家,共有三个儿子。除去这个小儿子高中去了长安城,剩下的两个哥哥现下都在自家粮行里忙活着。”
“也就是说——”裴珣突然敛了脸上的笑意,声音低沉,“这周家一直都是做着米粮生意,你们都是清楚的吧?”
裴珣的脸突然沉了下来:“我记得大胤律例,‘工商之族,唯自州县发解,层阶而进焉’*,那这周家的小儿子又是怎么拿到你们县衙的举荐,不仅顺利入学国子监,还拿到了举子牒去参加科考呢?”
“袁县丞。”裴珣冷哼一声,“只怕你们没少做过这种事吧!”
袁鸿才“扑通”一声跪下,额上的冷汗直冒。
……
这正厅本就狭小,因着方才这件小插曲突然沉寂下来,屋子里更是阒静一片,就连着几人彼此沉重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
袁鸿才正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一道清脆的女声响起,打破了这份沉寂。
“丁司直回来了吗?可以开饭了!”
后头一个卷帘被掀开,黎书禾端着盘子走了出来,看着凳子上正襟危坐的大理寺四人,以及地上跪着的袁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