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8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58章

五天的时间,说短不短,但是说长也不算很长,既然打算好了,苏鸣便赶紧将《气球》这首歌的完整版写了下来,让于雪熟悉这首歌。

不同于昨晚在颁奖典礼上现场用纸笔写歌,苏鸣这次选择了电脑上的专业创作软件,但他依旧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整首歌的词曲。

之前见识过《浮夸》的诞生,杨青青和若妍对苏鸣这种夸张的速度已经见怪不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看到完整版歌词之后,杨青青和若妍对于这首歌的评价又提高了几分。

正如苏鸣之前所说,这首歌根本就不是什么口水歌。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既然苏鸣选择让于雪演唱这首歌,便相信于雪能唱好这首歌。

至于说于雪会不会像当初的陶婉会不会背刺自己,以苏鸣对于雪的了解,觉得基本没那个可能。

就算真的会背刺自己,苏鸣也觉得无所谓。

第一,颁奖典礼上,于雪是俊峰唱片的艺人中,唯一一个为自己说话的。

其次,这首歌即便是苏鸣选择让于雪演唱,但歌曲的版权依旧在苏鸣这里,更何况苏鸣依旧是这首歌的创作者。

说到版权,这也是杨青青作为苏鸣的新老板,和苏鸣签约的合同内容之一。

说起来,虽然杨青青官宣苏鸣加入自己公司,但签约的事情,是等苏鸣写好这首《气球》之后才进行的。

对于合同内容,可以说杨青青拿出了最大的诚意。

不仅按照之前杨青青和公众公布的那样,直接大手一挥,给了苏鸣新成立的音乐部总监的职务以及职务内的最大权限。

而且就歌曲分成以及版权归属问题,也都是给予了苏鸣最大的利益。

还有一点,让苏鸣意外的是,所谓的音乐部门,原来并非杨青青临时起意。

而更像是杨青青公司筹划已久,开辟的新业务部分,大厦内的两层楼,都是苏鸣音乐部的。

大概了解了一下,部门的核心业务团队包括三个。

一个是艺人管理部,负责发掘、签约艺人,协调音乐制作方向,充当艺人与公司之间的桥梁,策划艺人发展路线。

这个自然不用苏鸣操心,当然如果有苏鸣觉得有潜力的歌手,杨青青也会安排人想办法挖过来签约。

第二个就是音乐制作部,这也是苏鸣之后的主战场!

包括制作人、编曲团队,负责作曲、编曲、录音监制,还有录音工程团队,他们的工作是管理录音棚、音效处理、混音和母带制作。

还有词曲创作团队,提供原创歌曲或定制化歌词。

第三,则是版权与法务部:管理音乐版权(如与版权代理机构合作)、处理合同、版税分配等等。

其他的几个团队,则是负责运营与市场,比如以后的演出、采访、发歌、宣传等等等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