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页)
家长:“你们这是在搞什么道士一日营体验活动吗?”
岑道长:“……不是啊,他们就是我们清风观的道士,如假包换的那种。”
家长:“哎呦,这么小小年纪就出家了,爹妈还挺狠得下心。”
岑道长淡淡道:“哦,他们都是孤儿。”
问话的家长:“……”活该吧,让你多嘴,让你多嘴,晚上回去该内疚得睡不着觉了吧?
岑道长看出这位家长的尴尬,还好心地安慰了一下:“没事,不用自责,我们清风观很多道长都是孤儿。比如长空道长和静听道长,再比如我们道医馆的秋庭道长和一叶子道长……”
对面的家长心里在呐喊:别说了别说了,我已经愧疚得想撞墙自尽了……
大概是为了弥补这种愧疚之情,这位家长主动转移话题:“是这样的,我们家有不少书,有不少甚至都是新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捐给咱们道观。”
岑道长:“可以啊!您可以都送过来,就算我们道观用不上,到时候也可以捐给山下乡村小学的图书馆,也算是您为乡村教育作出贡献了。”
这位家长回去之后,真的收拾了一后备箱的书送了过来,有好多甚至连塑封都还没拆。
云朝朝亲自向这位家长道了谢之后,便带领道观的道士们把这些书整理、分类,然后该留的留,该捐的捐。
刘老师估计当初做梦也没想到,不过是跟清风观稍微搭上了一点关系,就开始有源源不断的图书被捐赠过来,果然是真应了那句老话——背靠大树好乘凉。
-
之前清风观跟农业学院那边签了合作协议,说清风观农业基地这边收割的大米、小麦什么的,学校食堂那边都会负责采购。
所以等到这年秋天,林爷爷那边的水稻和小麦丰收之后,云朝朝除了让人留下清风观食堂日常所需之外,剩下的便都让人打包好,送去了学校。
之前这些农副产品零售虽然也能赚到钱,但总没有这么直观,这一次因为售出的产量很多,所以单看价格的话真的是挺大的一笔收入。唯一的遗憾就是学校那边结款流程比较慢,所以清风观这边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拿到钱。
好在清风观现在自身的营业额也已经非常可观了,再加上云朝朝身上的存款也不少,所以哪怕学校那边回款慢一点,也没什么影响。
除了水稻、小麦、玉米之类的农副产品迎来了丰收之外,林爷爷和村民们养殖的鸡鸭鹅之类的家禽,也迎来了大丰收。
越来越多的A市村民知道清风观旁边的这个小乡村有土生土长的跑山鸡和本地大鹅,再加上本来这个村子离市区也不是特别远,所以有不少市民会在逛完清风观之后,顺便来村子里选购一些活鸡活鸭什么的带回去改善伙食。
不过考虑到活的家禽购买起来总归不是那么方便,而且静听在直播间直播的时候,经常会有外地网友询问怎么才能品尝到清风观的美味,云朝朝便跟长空道长商量,看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家禽处理了,做成熏鸡熏鸭或者是熏鹅放在清风观里出售。
这样万一外地网友有需求,到时候就可以让本地网友帮忙外带了。
至于长空道长熏肉的技术,云朝朝是一点不担心的。
毕竟他当初熏的那道腊肉,徐富贵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多年呢!
当然了,能卖新鲜的肯定是以卖新鲜的为主。
不能卖新鲜的,到时候再想办法做成熏肉售卖。
除此之外,鸡蛋、鹅蛋、鸭蛋等也都可以批发或者是零售。
甚至于还有不少附近的A市居民,特意来林爷爷这边买小鸡小鸭回去自己饲养。
如果说前面一两年清风观的农业基地都是在往里狠狠砸钱,那么从这个秋天开始,清风观的农业基地算是实实在在地开始往回收钱了。
用云朝朝的话来说就是:“终于*开始看到回头钱了。难怪以前课文里都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林爷爷笑眯眯道:“这才刚开始呢!等明年开春,咱们种下的那批茶叶应该也差不多可以开始开采了,到时候咱们还可以在道观里面卖茶叶,或者是煮茶叶蛋售卖。我记得你之前不是说过很多道观都有品茶的活动或者是传统,那到时候咱们也可以把茶叶售卖给这些道观,或者干脆咱们自己在清风观里弄一些类似的活动……”
林爷爷不提,云朝朝都快把茶叶园这一茬给忘了,不过林爷爷一提起,云朝朝身体里的商业血脉瞬间就开始觉醒:“是呢,采茶、炒茶、泡茶这些工序,对很多城里人来说都还挺稀奇的,到时候我们可以再组织一些研学活动,让小朋友们来体验采茶的乐趣。再说了,之前农业学院那边不是也说会外派一批学生过来实习的嘛,正好,实习的第一课就是让他们免费帮清风观采茶,这样一来咱们又可以节省一笔采茶工人的开支。”
林爷爷由衷感叹道:“观主您是懂开源节流的。”
云朝朝:“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