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2页)
云朝朝讪讪道:“清心观果然是财大气粗。”不像他们清风观,当初就办了一届美食大会,后续就再也办不下去了。而且那一届还不完全是免费的,很多游客当时都是花了钱的。
清心道长很谦虚:“跟正阳观比起来,我们道观算不上财大气粗了。他们正阳观每个月光是做法事这一项收入,就抵过我们所有的收入。”
做法事啊……云朝朝觉得这倒不失为一个好的生计来源,可以回去跟清风观的众人好好商议商议。
云朝朝参观了一天,得到的信息不少,所以当天晚上回去之后,就开会把自己得到的这些信息都告诉了静听和长空道长等人,试图听听他们的意见。
长空道长:“做法事还是算了,这种一般都需要有修为的道长来主持,我道行太浅,顶多能做个大席。”
相较于长空道长的保守,静听倒是挺积极的:“做法事可以呀,我可以负责哭丧。至于吹拉弹唱这一块嘛,我小的时候跟我师傅学过一阵子的二胡,勉强也能拉出一点点如泣如诉的鬼哭狼嚎……”
云朝朝:“……”
林半夏因为还不属于清风观的编内人员,顶多算个编外,所以清风观众人开会的时候,她一直都安安静静地听着,并没有开口说话。
不过听到后来,她突然眼前一亮。这些年她一直都有一个针灸梦,只可惜她爷爷一直不同意,要是清风观后续真的能够开展起做法事和超度的任务,那她的针灸梦想不就有了最佳的试验人选了吗?
这么想着,她忍不住凑过去,认真对云朝朝说道:“观主,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还可以给死者扎个针,看看还有没有抢救的必要。反正扎坏了也没事,死都死了,万一扎活了……那咱们清风观就彻底火了呀!”
云朝朝:“……”谢谢你啊,我觉得暂时没这个必要。
第25章
云朝朝一直信奉两句话,一句是开源节流;另外一句就是做人不能光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开源节流对日前的清风观而言还算是容易,毕竟清风观的人口还不算多,而且大家吃吃喝喝的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至于第二点……
云朝朝想,既然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那她就得把目光放长远一点,去盯一盯清风观旁边的那些地。
之前就说过,送菜大娘他们所在的村子,因为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剩下了不少老弱病残在家里面。虽然也有像大娘这样身体尚算硬朗结实的还可以下地干活,但村子里大部分的田地,此刻都处于闲置的状态。
这样的田地就那么荒在那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云朝朝便想着,是不是可以跟村子里的人商量一下,然后以清风观的名义把这些田地都租下来,到时候再请人种上一些粮食或者是小麦,实在不行,甚至可以种一些茶树。
毕竟清风山这边的清风茶在当地还是有点儿小名气的,这要是种好了,以后也会是清风观的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来源。
云朝朝如今手里有一些闲钱,这些钱她最开始本来是想着用来还清风观之前欠下的外债的,毕竟无债一身轻嘛!但上一次阿婆的那个所谓的侄外孙跑过来试图抢清风观的事情给云朝朝敲响了警钟,让她明白有时候债不仅是债,也是一道护身符。
因为有了这道附身符,就会少很多对清风观眼红的人。
云朝朝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努力盘活的清风观,最后反倒落到别人手里,虽然王律师跟她说过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但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所以云朝朝的还债计划目前是无限期延后了。
而这些闲钱放在手上也是浪费,用来做点儿投资正好。
云朝朝隔天就去了大娘他们村子,找到村长说了自己想要承包土地的这个事情。因为这些农田本身就是闲置的,而清风观之前免费送糕点的善举在村民们心目中还是拉了一波好感度的,所以很多村民在听完了云朝朝的来意之后,都表示愿意把自家田地便宜点租给清风观。
云朝朝怕这些老人家自己做不了主,还特意让他们跟远在外地的家里人都打了电话通了气,然后又让村长统计了一下具体的田亩数和人员名单,才给王律师打电话,让他帮忙出具一个承包土地的合同。
可能因为之前已经经历了太多让王律师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所以如今的王律师对于云朝朝提出的任何想法,都已经是一副见怪不怪波澜不惊的状态了。
他就只问了云朝朝一个问题:“这些田地承包下来,你到时候是打算自己带着清风观的那两个道士去种吗?”
云朝朝否认道:“当然不是啊!那么多田地,光靠我们几个人自己种怎么种得过来,肯定得请人种。”
王律师:“请人你也得有个自己人盯着啊,没有自己人盯着哪里能放心。而且光有人盯着还不行,你还得找个经常跟土地打交道擅长种田的人帮忙盯着才行。”
云朝朝心里早就有了合适的人选,所以也没瞒着王律师:“这您不用担心,我们清风观现在有外援了。就我们清风观之前废弃的那个后院你知道吧?我现在请人种了一批果树在那里。如今替我们看管果树的,是一个专门跟田地打交道的老爷爷。等这批果树处理好,我就跟老爷子说一声,让他帮忙盯一下种地的事情。”
王律师听着听着,忍不住又想叹气:“你就好好经营你的道观不好吗,这又是种果树又是种田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有一个当农场主的梦想呢!”
云朝朝:“一个不想当农场主的观主,不是一个好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