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姜妤低声重复,转向搀扶在侧的女使,恬淡微笑,“你们殿下待人倒十分宽和。”

第34章桃源姜妤踮脚,搂住他的脖子。

裴疏则还惦记着成婚之事,把方才的话题接上,问姜父,“您方才想说什么?”

姜父道,“我明白你们情深意长,也并非不愿把女儿嫁给你,只是你如今权势滔天,烈火烹油,可想过之后如何收场吗?”

裴疏则目光微凝,对上姜父的视线。

席间一时沉滞,褚未看出不对,领厅内下人一同出去。

姜父自斟了一盏酒饮下,“我说这话并无敌对之意,不过是些不堪的教训,功高盖主不是好事,位极人臣则更加危险,你如今权位,比我当日更不可同日而语。莫说你正当盛年,并不想退,哪怕有心抽身,也是万万不能的。”

他蹙眉,“往后你怎么办,我能看见的,只有造反这一条路。”

裴疏则笑了,“伯父如此推心置腹,晚辈真是感愧。”

姜父道,“我心疼妤儿,何尝不愿让她和心爱之人白头偕老,她现在忘却往事,对你我都很陌生,如果她能继续爱你,我不会多说什么,可我终究是个父亲,就想让她安稳快乐地生活,我这点为父之心,你能明白吗?”

裴疏则望向窗外,那是他精心为姜妤规划的园林。

园林图纸是他亲手绘制,又命工匠遵照姜妤喜好筑就,山水造景,亭台楼阁,鹤鹿齐鸣,有梅竹林,四时花,湖心洲,足够她在里面丰足生动地过一辈子。

世人都说他金屋藏娇,如果时机成熟,他不介意将这金屋筑得更大些,大到姜妤绝没有跑出去的可能。

裴疏则将目光收回来,“是,晚辈明白,您放心,安稳和爱,我都会给她。”

姜父显然并不放心,但终究没有说什么。

他戎马半生,不愿过手心向上的日子,更不想留在京中徒增尴尬,待到姜妤伤愈,便提出要离开。

裴疏则很意外,说汝阳王府尚未修好,劝他再住一阵。

“我不是去旧日府邸,而是要离开长安,”姜父道,“我年近花甲,即便不曾蒙冤,也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想回京口安度晚年。”

姜妤听他这样说,问,“父亲是要带我一同走吗?”

裴疏则面色微变。

这话站在父女俩的角度,实在理所当然——他一日未娶姜妤,姜妤便是姜家女,而非裴家妇。

偏偏他如今装得温文尔雅,不能露馅,无法像从前那般说一不二,按捺道,“伯父三思,京口穷僻,又远隔千里,您已年迈,只怕难以适应。”

姜父不以为意,“黔州都待了这么多年,有何适应不得,何况祖宅田产都已归还,生活绰绰有余,不必忧心。”

他看向姜妤,“妤儿,你可愿跟为父回去?”

姜妤站在裴疏则身侧,面露犹豫,“我…”

她说不出,身体先一步反应,往裴疏则所在的方向偏了一点,半只薄肩藏在他垂顺的墨袍宽袖后。

姜父明白了她的意思。

这也难怪,他们虽有父女亲缘,可姜妤是被越老太君带大的,对他本就有些生疏,何况她忘尽往事,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裴疏则,对她延医问药悉心照顾的也是裴疏则,自己才来月余,便要带她去千里之外定居,不能怨她心生抗拒。

裴疏则见状,反手攥住袖边柔荑,递上台阶,“还望伯父再考虑考虑。”

:=

姜父并没有真的想带姜妤走,这般发问,只是想再确认一遍她的态度。

外间皆知靖王钟情姜妤,他的女儿怀璧其罪,一旦失去庇护,很容易被有心人拿住作为威胁靖王的把柄,而现在能庇护她的,恰恰只有靖王自己。

姜父道,“妤儿选了你,好好待她,待到成婚之日,我自会回汝阳王府送她出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