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if线竹马竹马三(第1页)
不过一个上午,萧洄在扶摇宫门口说的那段话就传开了。
那一整天,街坊闹市的茶馆里,十有九八都是在谈论这事。这消息传得太广,甚至还传到了宫里,就连成日忙于政务的皇帝都听说了。
翌日早朝,前脚刚散朝后脚便有消息灵通并八卦的官员将萧怀民拦住,问他这事儿,被还没走出大殿的太监范徳听见了。
范德没听全就听了个大概,便派人去打听,结果这动静惊动了坤宁宫的皇后。
于是,皇帝几乎是和长公主一同知晓的此事。
范徳倾身给泰兴帝换了杯热茶,低声将来龙去脉道出。
“昨日扶摇宫迎来了三年一次的招生,萧家小公子赫然列在榜首。有百姓和扶摇宫书生在青榜前驻足,谈及他过往的事迹。在众人将他与青云榜诸位比较的时候,萧三公子突然站了出来。”
范徳将萧洄昨日说的话重复了一遍,他觑了眼帝王的脸色,见其神色如常,才思忖着继续道:“……民众都在猜,这萧家小子说的话是否是在不满众人将他与世子殿下放在一起。”
皇帝本来在批阅奏折,本来只是顺便听听,但在提及自己外甥后,他精神瞬间集中。
“还有这说法?”泰兴帝放下笔,喝了口热茶,轻蹙着眉道:“早说不要任由这些流言流传,朕那外甥偏不信。这些书生也是,当真以为朕亲赐的‘无双’二字是摆设?”
无双无双,必然是古今唯一。
这是帝王对自己外甥极致的信任及期盼,早在有传言将萧家小子同晏南机一同比较时,皇帝便有些不高兴。
要不是晏南机不远万里书信一封回来,皇帝早就一道圣旨下去了,哪里还能让这些人说三道四。
范徳说:“世家大族和部分官员将世子和萧家小子视作他们的后辈,一直期待着这两人能有点什么交集。”
争执、比试,甚至哪怕是冲突。
“这么多年,这些老头怕是越活越回去了,居然将自己没能完成的事寄托在孩子身上。”泰兴帝拍了拍手边垒起的那摞信,这是晏南机最近几年寄回来的家书。
每封信都很薄,但好在数量可观。
“你说,是不是正是因为如此,这小子才死活都不回京?”
正是预料到留在京都迟早会跟那个萧家小子遇上,就算再不想与之比试,但只要他还姓晏,只要他还是世家子弟,和萧洄相遇是必然的。
都说这京都城很大,但依旧不能保证两个人永远见不着面。
特别是他们这种本就离得很近的人。
要想永远不见面,最靠谱的办法便其中一方离开。
萧家小公子还小,他还需要成长,于是那个离开的人就变成了晏南机。
“朕这外甥就是心底太善良。”泰兴帝无奈道。
范徳捂着嘴笑着道:“陛下,您别太担心了,说不定世子爷就喜欢这样的生活呢。他写给您的信上不是说了吗,比起庙堂,他更喜欢有人的江湖。”
“以这小子的才能,朕还是更想他来朝廷帮朕。”泰兴帝道,“但他不愿,朕也不强求。”
泰兴帝:“既然都说萧家小子与朕那外甥不相上下,朕倒要看看他日后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萧家确实是人才,他的两位哥哥朕用起来确实不错,希望这个老幺不要让朕失望。”
“传朕口谕,今后不许再有人谈论此事,若有犯者,重罚。”
**
扶摇宫。
钟声敲响三下,课堂中途休息。
夫子刚刚说出“休息”二字,倚靠在窗户边儿的人立刻从后门窜了出去。夫子被动静惊动,不用睁眼看都知道是谁。
“傅晚渝!又是你小子,想气死老夫不成!”
已经跑出去老远的少年自然没办法回应,但是他的同桌能。
傅晚渝的同桌默默将双手高举过头顶好让台上的夫子看到:“夫子,晚渝说您别生气,这是他从家里给您带的降火茶,希望您喝了能败败火。”
说完,他一抬头,露出一张面色红润略带憨相的脸,笑嘻嘻道:“傅晚渝就是那德行,夫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必次次都因他动怒。”
这次新入学的有二十一人,他们被分到了同一个学堂,在扶摇宫最里头。
傅晚渝脚步轻快地踏上青石路,健步如飞,路边的树叶被卷起来老高,又缓缓落下,仿佛没人来过。
勤字堂。